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3)
2009年06月05日 14:58 来源:央视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C、未来的泛长三角,共赢不再是支概念股

  安徽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交通十分便利,腹地市场广阔,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同长三角梯度差异明显,互补性较强,是长三角产业转移最为有利的承接地。专家认为,与苏浙沪相比,安徽的环境容量和市场潜力有一定空间;煤电、冶金、建材、汽车、家电等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优势,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与之基本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可以在产业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两个层面上,扮演多方面重要角色。

  2008年底,在宁波举行的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留下了这样的“财富”:将建立和完善包括主要领导座谈会为决策层、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为协调层、重点合作专题组为执行层的三级区域合作机制。安徽还正在思考,结合参加长三角地区有关活动,形成高层互访与定期磋商机制;围绕近年来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和专项合作协议,形成合作协议跟踪与落实机制;通过参与长三角地区行政协议的制度化建设,推进建立安徽与沪苏浙之间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

  安徽正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拉近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加强泛长三角范围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合理确定线路走向、建设时序、建设标准、建设进度等。记者了解到,安徽正加快京沪高速铁路、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芜雁高速、扬绩高速等联系长三角地区快速通道的建设进度。还将联手推动黄山至杭州客运专线、商丘至杭州客运专线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内高速公路联网收费(ETC)一卡通,优化与苏浙省界公路收费站点布局,健全运输市场管理的沟通协商机制。“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通达深度有较大程度提高。”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加强一体化市场体系的建设,是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核心。记者了解到,以加入长三角两省一市高层座谈会为契机,安徽正着力研究解决地区壁垒、体制障碍、规章制度差异等方面矛盾和问题,努力将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运行成本降到最低程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竞争力。逐步建立起包括商品市场、要素市场、服务市场在内的多层次的泛长三角现代市场体系,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各类要素在泛长三角区域乃至更大区域内顺畅流动。

  安徽还正加强与长三角在科技、教育、人才及其相关产业的全面合作,吸引沪苏浙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来安徽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和科研成果的中试转化基地。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与沪苏浙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协作,通过产学研结合和网上技术市场等形式,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

  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更需要安徽强化自身,努力实现与长三角的互动发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安徽将坚持不懈提升“861”行动计划,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深入推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着力培育更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中的话语权,提升分工与合作的层次和领域,努力实现互动双赢发展。

【编辑:魏恒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