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小伙发掘民族工艺品 年产值达到五千多万元(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藏族小伙发掘民族工艺品 年产值达到五千多万元(3)
2009年06月11日 14:46 来源:央视《财富故事会》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持人:比刀的结果让陈建生信心大增。也让卡卓刀名声大振。随着卡卓刀的名气不断扩大,来香格里拉旅游的人都喜欢买一把卡卓刀来收藏。陈建生年纪不大,却因为从事商业活动很早,立刻琢磨出了把卡卓刀扩大生产的思路。他吸引了很多愿意从事打刀的青年,来和他共同扩大卡卓刀的生产规模,但是,他自己严格掌握着錾火的关键环节。这样就保证了卡卓刀的质量。很快,卡卓刀随着产量的增加,名气也广泛的传播了出去。但是,陈建生没有想到,百密必有一疏。

  2007年的一天,陈建生接待了一位对卡卓刀情有独衷的旅行社司机师傅,这位师傅带来了一车买刀的游客。陈建生兴致勃勃的看着游客试刀。

  陈建生:那天也不知道是我倒霉还是什么,那老爷们没试刀,让他老婆试刀,试了三把刀坏了三把刀。师傅就翻脸了,你知道吗?从丽江夸你夸到这儿。现在让我怎么说话?当时我心里面想想,我说我从来没出过这样一个刀,而且是一个女人砍的,怎么把我刀砍坏了,要是那爷们砍,刀就更坏了

  看着手里的坏刀,这对陈建生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惟恐卡卓刀的名声坏在自己手里。

  陈建生:后来那批刀我回去检测的时候,有80%的刀都坏了,都是坏的。那天幸好没接着砍,坏了一把我给他一把,坏了一把给他一把,三把都坏了,如果我再继续给下去,可能还是坏的

  陈建生在打刀房里彻夜难眠,他发现,这一批的卡卓刀的刀锋都没有问题,但是,在砍铁时,会发生刀身断裂的状况。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他反复实验,把过去的錾火工艺又研究了一番,可就是没有找到问题。

  陈建生:我想,我完了,我实验了这么长时间,那一批刀都是坏的,

  问题没有找到,陈建生坚决要把这批刀毁掉,这让妻子以及周围的工人都很心疼。

  邹庆梅 陈建生的爱人::因为当时怎么说呢,自己还是挺心疼的,因为毕竟这些钱都还是来的很不容易的。每一把刀它的利润不是很高的,各方面下来以后,因为手工制作一把刀的成本是很高的,全部要手工打磨,当时觉得还是挺心痛的。

  陶占元: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说,现在既然已经做成成品的东西了,咱们就没必要浪费它,还可以卖。对于我们来说存在一个侥幸心理,

  主持人: 所有的人都劝说陈建生把这批刀留下来。可陈建生压根不听。到了还是把这批刀全部毁掉。但是,几个不眠之夜过去,还是没有找到问题,这一天,陈建生亲自盯着店里的助手錾火,突然,看到助手把刀全部淹没在水中錾火的动作,陈建生突然醒悟过来了。

  原来,在卡卓刀的錾火工艺有其很独特的方式。在錾火中只是局部反复錾火。而且錾火次数有严格的规定,而这批的打刀师傅却不是这样做的。

  陈建生:我们每一把刀都有一个血槽,我说血槽以下必须是硬钢,血槽以上是软钢,血槽以上我都在香油里面湛。下面我在我的药水里面湛。那天为了图方便,全湛成硬钢了。虽然硬度好,但是它脆啊,一砍就崩口了,口子就跳了,是这样的。我们土话说是湛火湛老了,硬度好了,但是它脆了。一看刀背,他连刀背都湛钢了,全是硬钢的,然后质量就出问题了

  问题找到了,陈建生从这以后格外重视打刀师傅的制造过程。

  陈建生:每个师傅你们怎么打刀的必须记下来,每年到年底的时候整理一下材料,到底怎么样做我们刀钢更好,卡卓更完美,每年都是这样做的。

  从此以后,卡卓刀很快就在藏族刀具市场成为知名品牌,并先后入选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和中国知名商标。“卡卓刀”的生产把给藏刀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推动了香格里拉民族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随后,陈建生从当年的卡卓藏家特产行,成立了香格里拉卡卓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云南藏区规模最大的,集卡卓刀具、民族工艺品生产、加工、销售和藏獒保护养殖为一体的企业。公司总资产近亿元,现有职工125人,公司下属2个刀具加工厂,6个专营民族工艺品及刀具的商场,一个纯种藏獒保护养殖基地。卡卓刀带动了当地就业,目前香格里拉共有生产民族刀具从业人员达到1800多人,民族工艺品年产值达到五千多万元。

  陈建生:我这辈子最多要做的还是民俗的东西,所谓民俗的就是世界的。做民俗的东西、做文化的东西,像我现在是卡卓刀,属于藏刀之类的。我希望真正的把这品牌做大做强,能代表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产品。

  主持人:这是一个懂得利用优势资源的青年人成功创业的故事。陈建生是个很特殊的藏族小伙子,他有着别人不一样的经历。那就是他从小就从卖菜、做服务员开始,所以,这个藏族汉子能够发现市场缺口,利用自己的民族特点,开掘受市场欢迎的民族产品,并且做到民族性与商业化结合,带动了一方经济!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