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泡沫形成条件已具备 地产泡沫或大过07年(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资产泡沫形成条件已具备 地产泡沫或大过07年(3)
2009年07月13日 09:59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多方式平抑资产泡沫

  如何平抑资产可能出现的泡沫?首先要放松行业准入门槛管制,将流动性引入实体经济。

  很多大量的资金,是从出口部门出来,银行信贷获得之后,找不到有增长前景的投资渠道,找来找去就投资房地产,我们必须要放松行业过高的审批门槛,使得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医疗、金融等服务业,不将社会资金引入实体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实体行业,只能在资本市场上打转。

  这个建议具体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推出创业板。创业板并不会导致资金的分流,相反,能将大量的资源引入到实体经济中来,变成实实在在创造财富的过程。创业板的意义并不在于几百家上市企业,而在于他们形成的示范效应,形成的资本结构调整的效应,可能上市的只有一千家创业板企业,但很多社会资本到中小企业找能上市的企业投资,按照上市的标准改进,结果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改善了,他们的负债率降低了,公司治理完善了。

  其次,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化解地方政府融资瓶颈亦是要点之一。

  从目前各地的基础设施融资中可以看出,债券融资将是解决基建项目投资周期长、信息披露不充分等缺陷的有效工具。在我国,通过发改委企业债和人民银行中期票据等融资的基建项目,基本都有对项目本身的评估及中介机构的评估,同时也有信息的披露,形成了一定的自我约束力量。

  这给了我们重要的启发,是否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利用流动性充裕,利用政府有巨大投资的机会,发展中国的直接融资市场,特别是市政债券市场,让市场对它进行约束,不要让另外的银行和政府机构进行审批。

  此外,进一步推动对外投资也非常重要。

  实际上像中国贸易过千亿美元的国家,中国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德国和日本都是上千亿美元的国家,怎么没有人找他们麻烦的。经常项目有大量的顺差,但是资本对外投资方面平衡掉了,因此对货币没有升值的压力,有的时候对外投资比贸易顺差还要大,使得国家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现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长期形成的外汇管理体制。

  现场问答

  CPI决定利率走势

  地产泡沫可能比2007年还大

  观众:下半年或者是明年国家利率的走势将是如何?

  巴曙松:我个人认为主要取决于物价的走势,所以什么时候C PI起来了,利率就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如果一定要简化的话,就要看农产品的价格,再简化一点就要看猪肉的价格,猪肉价格上涨了,利率政策就要警觉了。今年上半年一直流行错误的观点要特别澄清,很多人都说利率政策有下调的空间,因为美国是零利率,我们现在还有2.25的存款利率,这是典型的错误的比较,拿苹果和梨子做比较,中国公布的利率是银行挂牌的零售利率,客户向银行做业务的利率,欧美发达国家的利率是批发利率,是银行间的市场利率,我们的银行间市场利率跟欧美国家相比也是差不多的,如果按照零售挂牌利率比欧美号称零利率还要低,例如刚才说的打7折首套房贷的利率,比发达国家号称零利率的汇丰和花旗的挂牌利率还要低,还有下调的空间要调到哪里去。

  我也不太赞成通过降息可以刺激消费,主要还是国民收入的调整,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不能通过降息完善老百姓的消费,降息后收入减少了,可能还会减少收入。我个人不太赞成降息的说法,而是要高度关注物价转正后利率调整向上的方向。

  观众:通胀在明年下半年或者是早一点会否成为关注或者是严重的问题?

  巴曙松:从今年的数字来看,因为1-6月份CPI都是负的,因此转正要到四季度,全年算下来是轻微正的CPI数字。今年通货膨胀不是主要的挑战和问题,今年还是可持续复苏的。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不能脱离来看,中国的全球化很高,首先要看美国的通货膨胀,美联储主导的观点是通货膨胀不仅仅是看货币投放的,因为货币投放多了,流动速度慢了,大家就恐慌了,原来印100元的票子周转五次是500元,现在印500元的票子流转一次也是500元,美国产能不足,无论怎么刺激也不会有通货膨胀,从美国过往的历史来看,美国中央银行危机时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后,没有哪一次在经济复苏后将流动性收回来,往往是以高速的通货膨胀告终的,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市场上预期的变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和资产的推动作用快于央行的决策速度,很多人包括巴菲特坚定地认为美国高速的信贷投放导致将来的通货膨胀不可避免,从任何的金融危机必然表现为资产负债表的危机,资产方大幅缩水,负债一分钱都不减少,不能说借款后出现了危机,借深发展100万元,出现了危机就缩水50万元,资产负债表怎么修复,自己储备减少消费,第二个就是通过发钞票稀释掉,目前这种可能性比较大,输入型通胀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