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跨国公司争夺战:内外政策统一成面临难题(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京沪跨国公司争夺战:内外政策统一成面临难题(3)
2009年07月23日 09: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至此,上海成批开展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认定工作,数目也由2007年的100多家,上升到2008年底224家,甚至有的统计数据公布为401家。

  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缺乏权威认定机构,因此很难说目前是北京的数量多,还是上海的数量多。

  这次北京新的《实施办法》规定,北京商务委应在企业提交材料齐全有效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在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认定审查,作出准予或不予认定的决定,对准予认定的企业颁发确认证书。

  “统一认定之后,数量会有所变化,肯定会超过以前。”韦肖说。她接触过一些跨国公司没有参加认定,认为没有影响。而今推出的奖励措施会激励认定工作的推进。

  京沪两地的跨国公司数字多寡虽然不明确,但未来的抢夺仍将继续。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度出现跨国公司将北京地区总部迁向上海的情况,北京新近出台的“实施办法”,能否出现上海总部回流北京的趋势?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负责人何曼青认为,这种现象极有可能出现,就像当年珠三角资金流到长三角一样,资本本身逐利性决定了它的流动性。

  不过她也认为,上海和北京之间各有优势,跨国公司在总部的选择上很难取舍。

  北京的优势在于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研中心、信息中心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国家经济政策的宏观决策和调控部门都在北京。而上海本身是制造业腹地,长三角地区制造能力强,产业链完整,企业群密集,有利于形成“总部-制造基地”合作模式。上海又是国际金融中心,同时具有港口优势,国务院今年3月批复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港口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北京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对北京上海两地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后,也认为两地总部已经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

  大致区别是,一些政策敏感性的行业,比如电信业,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大多设在北京,包括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而一些需要上下游产业链条配套的制造业类跨国公司,就倾向于把地区总部放在上海。

  目前上海已经初步形成了汽车行业的总部聚集,以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为产业龙头,吸引了博世、德尔福等15家全球知名的整车组装、汽车零部件、汽车研发等企业总部落户。不过,诸如日本丰田、本田等汽车品牌地区总部也设在了北京。康明斯、卡特比勒、克莱斯勒等一些知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也设在北京。

  多年辗转于上海和北京之间调研总部经济的赵弘发现,很多跨国公司甚至兼顾北京上海两家优势,在两个城市都设立具有总部性质的机构,如摩托罗拉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同时在上海成立集研发、采购、销售于一体的设计中心;微软中国研发集团落户北京,又在上海成立微软亚洲技术中心。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北京这一政策极有可能改变亚太地区总部的分布格局,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总部有可能迁往北京。”赵弘认为,原因在于,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中国的政府在国际社会中地位愈加凸显,国际资本更加看重中国市场。

【编辑:秦欣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