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提“微调” 专家:最可能调整准备金率(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央行首提“微调” 专家:最可能调整准备金率(4)
2009年08月07日 11:17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信贷支持或减弱楼市降温难免

  央行5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出现了“动态微调”的提法。业内人士指出,不管“微调”怎么调,预计上半年从宽松的货币政策收益颇多的房地产业都将受到一定影响。不过应当看到,央行仍强调下阶段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短期内政策风向应该不会大变。

  上半年信贷宽松楼市受益颇多

  央行报告显示,房地产业成为上半年7.4万亿元天量信贷的主要流向之一。数据显示,上半年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新增8826亿元,同比多增486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4039亿元,同比多增2210亿元;购房贷款新增4793亿元,同比多增2633亿元。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也新增3501亿元,为上年全年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1.5倍。

  因此不少专家在接受采访时都指出,上半年信贷宽松、流动性充沛,房地产业可谓是从中获益最多的行业之一。而此次央行表态,下阶段将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微调,不管“微调”怎么调,与之休戚相关的房地产业势必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建设银行一位专家还表示,从常规来看,类似今年上半年这样天量的放贷一定是不可持续的,下半年各大银行的放贷量一定会减少,房地产业所能获得的信贷支持也很难与上半年相比。

  楼市“微调”此前已经开始

  在央行报告列出的今后货币信贷政策重点中,“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成为三大内容之一。中原地产胡广东指出,其中防止信贷违规进入资本市场的意味颇浓。而“继续”二字显示,此前“微调”已经开始。

  据了解,进入7月以来,直接或间接针对楼市的“有形之手”出手明显增多。

  日前,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此后,银监会又重申严格执行在实际操作中已有松动的“二套房贷”标准。不少业内人士预测,二套房贷政策一旦在实际操作中被严格执行,将直接导致楼市阶段性见顶。

  胡广东也指出,其实央行此次提出的“动态微调”,涵盖了现有的以及将来有可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当前进入敏感期的楼市来说,政策风向一旦变化,势必产生巨大的影响。

  适当降温难免政策主基调未变

  而在地方层面,近期针对楼市的一些调控措施也频频出现。7月,上海出台《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管理暂行规定》,遏制开发商“少量多批”、“捂盘惜售”的做法。北京市建委最近也集中查处捂盘现象,并对违规开发商进行处罚或责令整改。广州市则表示将对闲置未开发的“地王”进行查处。业内人士指出,央行此次表态可能继续强化这一趋势。不过应当看到,报告中仍强调下阶段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也表示,在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过程中,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而非规模控制的方法。

  胡广东分析,从央行的这些表态可以看出,“微调”只是尺度微调,如放贷、利率的轻微变化,但整个大方向并未发生改变。他进一步指出,从银行放贷方面来看,下一阶段银行可能会更加重视收益和风险的评估,优化处理贷款,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哪些可以优先贷款,处理起来会更灵活一些。

  中房指数系统副主任陈晟也认为,对作为国民经济回暖主力的房地产业,政策的基调是“稳定”。长城证券分析师表示,中国仍将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房地产业依然处在新一轮牛市的进程中。

  不过有专家指出,目前来看,下阶段多套房贷势必会受到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现有政策是否严格、后续相关措施是否还会出台等。但由于刚性需求上半年大量消化,剩余部分又被高房价挡在门外,而目前支撑楼市成交的主力———改善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如果受到冲击,下半年楼市成交量必将回落。

  该专家表示,在业内看来,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这次楼市调整,因为金融危机的突然来袭,政府不得不重拾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的突破口而提前结束。今年以来,虽然楼市销售一片畅旺,但基础始终还不牢固,行业内部还有待调整,“因此此次货币政策的微调,可以为当前过热的楼市适当降温,为楼市调整创造条件”。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报告建议

  做好宽松货币政策适时退出预案

  与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相呼应,国家信息中心于次日发布了投资、消费、价格、金融、外贸等五篇经济走势前瞻。该报告建议,下半年仍应坚持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但在执行中,要适度微调,由上半年的“相当宽松”向“适度宽松”回归。报告还建议,“做好货币政策适时退出的预案”。

  至于退出的时间表,专家们分析,具体的时间并不能确定,但正如报告中指出的,退出应以危机的影响基本消除、经济恢复增长为前提,特别是在实践中,对退出时机和力度要准确判断。

  “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看内部环境,看是不是达到了稳定经济的目的,潜在的风险是否能够承受。从这个角度来讲,第四季度或者明年应该适度收缩了。”高辉清表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也告诉本报记者:“关于退出时机,现在还无法明确把握。”时机把握方面,就是要看投资、消费是否真正起来,是否能够弥补因信贷投放力度放缓所带来的缺口。

  还有专家表示,在经济增长有保证,增长明确的前提下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可以考虑退出。一定要让财政政策先退,货币政策才能退出。“若只是货币政策退出,银行首选的仍是政策性投资项目,有限的信贷资金流入政府项目,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将更加困难。”(记者吕天玲 实习生徐攀攀信美利)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