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农村:政策最好,农民增收仍难(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农村:政策最好,农民增收仍难(3)
2009年09月23日 15:19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哈尔滨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曾经是这个省优势出口产品的乳品,今年1-8月仅出口0.4万吨,同比下降78.5%。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黑龙江省乳品有4个月为零出口,且4-6月连续3个月为零出口,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国内压榨市场产能过剩,而国产大豆产量很有限,大豆供需缺口严重依赖进口弥补,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使得进口大豆的价格更低,内外价差明显形成价格高地,刺激了大豆进口量激增,进而冲击了中国的大豆产业,造成部分企业停产或倒闭。

  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应加强农产品进出口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国内、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及成本变化,合理调控进出口。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增强补贴透明度,创新补贴方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增强产品附加值,积极打造知名品牌,以“绿色”赢得市场口碑,带动农产品出口。

  农民工务工出现新“潮流”

  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受危机影响最直接的,当然还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危机伊始,受外需萎缩、订单下滑等因素影响,中国约有两千万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而返乡。

  眼下,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和外贸订单增加,中国东部沿海重现“用工荒”。

  “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保就业方面的相关措施,在今年下半年见到成效,农民工就业有所回暖。”韩俊说。

  但经历了危机洗礼的农民工的表现却与以往大不一样。一方面,仍有大批农民工奔赴长三角和珠三角“淘金”。

  在来回奔波两个多月后,在深圳经营一家人力资源公司,被誉为“农民工司令”的张全收终于撑不住了。刚从上蔡老家回深圳的他,一下火车就被直接送进了医院,挂了一夜吊针后,第二天回到深圳公司的他依然打着吊瓶处理手头的工作。

  “8万、10万都不够分给厂家的。”尽管目前只招收了几百人到公司,但这段时间,张全收的全顺公司预计将最少招收1万人。沿海地区的玩具、电子、制鞋、食品的用工缺口在张全收这里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另一方面,大批基建项目的开工建设、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及地方政府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不少农民工选择了就地或就近从业。

  “现在中西部地区农村都在积极招商引资,很多人就近就业,这与原来的广东模式一样。”温铁军说。

  目前,在曾经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和河南等地,也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不少多年在外闯荡的熟练技工在求职时,考虑的已不仅仅是薪酬。

  “工厂环境和福利都要好一些。我有信心,因为我是熟练工,企业一般都很缺。”四川威远25岁的农民工倪晓刚说。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