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谈未来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方向:危机成分水岭(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学者谈未来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方向:危机成分水岭(2)
2009年09月28日 13:26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尽管如此,美国政府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首先是美国政府的不道德行为助长了美国金融机构的道德危害,华尔街的金融家们也开始与美国政府博弈。今年初奥巴马政府发布了针对华尔街高管的限薪令,以避免接受政府救援的金融机构高管薪酬过高。然而,此规定一经颁布便遭到了各金融机构的强烈反对,部分机构甚至表示要偿还政府贷款以摆脱限制。面对这种现象,美国政府的态度也开始转变,由开始的气愤不平转为现在的模棱两可。尽管美国国会众议院7月底通过了一项有关金融企业管理层薪酬标准的新制度,但鉴于现状,该制度能否真正执行仍不容乐观。而有意思的是,华尔街的理直气壮和政府的唯唯诺诺也说明,前者的有些选择并非完全是自愿为之,有时也是服从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其次,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被动救助也使得道德风险扩散到了除金融外的其他领域。如美国汽车业三巨头纷纷申请政府救助,次贷借款人有钱不还等,种种现象层出不穷。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雷曼兄弟破产一周年之际发出承诺,将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同时谴责金融机构过度从事风险活动的行为。然而,此改革方案遭到了来自银行、监管机构和国会等各方面的反对,前途未卜。

  适度且有效的监管是防止危机扩散的有效措施

  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储贷协会危机,到90年代末亚洲金融风暴,再到最近的全球金融海啸,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肆虐频频。而这些危机的爆发都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金融体系的监管缺失与不足。是否需要加强监管?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呢?

  丁志杰:这个答案是肯定的。20世纪70年代在全球尤其是欧美掀起了一股“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各国纷纷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追求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小化,在金融的安全与效率两个目标中过分强调后者的重要性,也埋下了危险的隐患。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问题。在当下危机中流行一种说法,即“银行出问题了政府肯定会救”。这等于说银行做了错事情不用承担全部后果,为不道德行为留下了隐患。各国建立的“金融安全网”,实际上就是对金融业的保护和补贴。既然政府出钱出力了,就必然有权利对其进行监管。适度且有效的监管也是防患未然,稳定金融秩序,防止危机扩散的有效措施。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加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促进全球监管合作已形成共识。G20第一、二工作组分别就加强合理监管与提高透明度、强化国际合作与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进行讨论并提交报告。伦敦峰会重要成果之一——《增强金融体系宣言》体现了各方就加强金融监管所达成的共识,并基本确立了全球金融监管新框架。宣言在加强金融监管,扩大监管范围,合理化薪酬制度,改进会计准则,打击避税天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在此基础上,美国和欧洲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尽管国情不同,但是欧美在监管改革的方向却十分一致:强化微观审慎监管,将所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工具和市场纳入监管范围;引入宏观审慎监管,作为微观审慎监管的补充;强调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这些无不反映出各国对金融体系监管的日益重视,也代表了未来全球监管的改革方向。

  记者:G20峰会在金融体系改革方面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是,在对全球金融体系进行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也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未来宏观审慎监管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