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符号之改革开放:被国际媒体称为"中国模式"(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符号之改革开放:被国际媒体称为"中国模式"(4)
2009年10月08日 22:46 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后的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提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革,抓大放小,自负盈亏成为国企改革的两大关键点。

  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因为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个基础上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方式方法上发生了一次大的转变,由放权让利承包制作为一个基本的,调动企业活力的一个工具和手段,那么这个时候就开始转向,通过制度创新,机制转换,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1996年6月,国企改革进入到了产权改革的新阶段,一方面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化治理结构成了国企的亮丽风景,但另一方面大量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社会负担重、历史包袱多、企业冗员严重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当改革进行到1997年,国企出现了全行业净亏损的局面。

  “在1997年,那年中国国务院夏天在北戴河办公以后,完了朱镕基领着我们到辽宁去做考察,有企业去做考察,当时听到汇报的地方汇报的情况,企业座谈的情况,就是一片的声音,就是亏损、下岗、停工,企业还不了债,甚至于就是职工拿不到工资,连吃饭都吃了问题。”

  1998年,中央庄严承诺,要用三年时间让国企摆脱困境。为此政府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债转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到2000年底,“三年脱困”的目标已基本实现。2007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62万亿元,上缴税金1.57万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开始用“国际化”这个关键词来定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布局,央企成为了征战海外的主力军。截至2008年底,共有117家国资委监管的央企发生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共在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791家,其中盈利企业占79.9%。2009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央企业有24家,比上年增加5家,比2003年增加18家。

  新千年开始,在世界经济的潮起潮落中,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世界。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卡迈勒主席敲响了手中的木锤。

  会议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勒:“部长级会议一致通过。”

  中国正式被接纳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为了这一天,中国花费了整整15年。

  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石广生:“我们每一个承诺,都是意味着我们的改革,你比如说我们加入以后,我们修改了三千多条法律法规,这是什么,意味着我们向市场经济又迈了一步,这实际上是改革,同时也涉及开发。”

  入世后的中国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震惊开始取代怀疑,外国媒体夸张地形容中国的经济改革为“猛虎在超速”。自2001年入世以来,中国平均每年进口近5000亿美元的商品,每年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200万个就业机会,这在世界贸易发展史上是没有过的。2006年年底,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这样评价到:“总的来看,中国的成绩是A+”。

  “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确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

  历史的加速度在迅速地改变着中国。入世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更深地融入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改革开放30年,凭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和毅力,不仅立体地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更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一个广阔的未来。

  胡锦涛:“这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会怎么样?如果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世界会怎么样?答案应该不言自明。改革开放有着鲜明的中国色彩,被国际媒体称为是“中国模式”,也引发不少国家的效仿。对于中国而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必须而且也只能靠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记者:李想)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