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报告:居民储蓄增长主要是高收入阶层贡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机构报告:居民储蓄增长主要是高收入阶层贡献
2009年10月15日 08:5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发端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极大的冲击,同时凸显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迫切性,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成为大家的共识,也成为经济政策瞄准的对象。如何才能真正达到促进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的目的,需要梳理清楚与居民消费相关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我国居民消费率为何明显偏低

  1、消费率逐年下滑

  无论与东亚、东南亚那些经济发展模式与我国类似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相比,与印度那样同处于高增长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相比,还是与“新欧洲”那些同样发生了经济转轨、并且增长率也很高的“前计划经济国家”相比,甚或与文化传统相似的韩国、台湾等东亚“儒家文化圈”中经济体相比,我国如今的居民消费率都要明显低得多,这在国际国内都被认为是不正常,目前已成为共识。从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就一目了然。

  2、最终消费增速并不算低

  在探讨中国的消费问题时,一个常见的误解是,消费增长一直都很缓慢。因而,学界和政府决策层都一致认为,我国消费者支出远远低于其潜在的消费能力,中国应当推进“消费拉动型”增长。在这一认识下,政府把刺激消费需求作为今后决策的一个重点。实际上,和世界大多数经济体相比,中国消费的增长势头一直非常快。从1991年到2008年,我国最终消费名义、实际年均增长15%和9.5%,2001-2008年,尽管增幅略有下降,但最终消费名义、实际年均增长也达到11.7%和9.14%。甚至居民消费的增长也十分强劲。上述两个时间段,居民名义、实际消费年均增长14.5%、9.04%和11.4%、8.79%。

  3、中国的高储蓄不等同于居民高储蓄

  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连续30年高增长的背后是高储蓄的支撑。从分类上说,一国的总体储蓄可以分为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几个大类。分析国民总储蓄结构可以一目了然,贡献储蓄的主体实际上变成了在收入分配中占大头的企业和政府。1992年至2007年,企业储蓄占GDP比重和政府储蓄占GDP比重均几乎上涨一倍,前者从11.3%激增为22.9%,后者从4.4%增长为8.1%,而居民储蓄占GDP比重相对稳定,1992年占GDP20.3%,2007年占20%,期间有一些波动,低的时候到17%,但基本家庭储蓄占GDP比重保持在20%上下。所以,近年我国的储蓄率上升,主要是企业和政府增加储蓄的结果;而居民消费相对不足,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居民(家庭)储蓄得更多了,而是其收入相对下降了。

  4、居民储蓄增长主要是高收入阶层的贡献

  从城乡结构看,2002年以来农村居民储蓄率基本呈下降趋势,近两年有所反弹,幅度也较小。居民储蓄率上升主要由城镇居民储蓄率上升拉动所致。

  从居民收入分组结构看,少数高收入户是居民储蓄的主要来源,在城镇居民中,中高收入及高收入户的储蓄贡献率合计占到70%以上,农村居民中高收入户的储蓄贡献率占到近70%,如果按收入水平合计划分,城镇居民的中高收入及高收入户的储蓄占全体居民储蓄的5成左右,而其人口仅占18%左右。由此可见,从总量角度分析居民储蓄率问题,往往掩盖了巨大收入分配差距下储蓄分布的结构差异。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