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世界”信用“黑名单”?那只是一个谣传(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卡世界”信用“黑名单”?那只是一个谣传(2)
2009年10月20日 14:52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睡眠存折睡眠卡

  深圳市民黄女士说,前阵子清理居室时,找出了好几个早已不用的存折和卡,分别属于好几家银行,有的上面只剩下几元钱,如果一个个去销户会很麻烦。她听说现在银行对小额账户要收管理费,一年大概十几元钱,那像这些余额只有几元钱的存折会不会因为扣收不到年费而被录入了央行征信系统,形成不良信用?

  银行解答:现在银行对小额账户收取管理费,会一直扣收到账户余额为零,为零后并不会在开户人的同名账户中继续扣收,也就是不会跨存折收费,借记卡(储蓄卡)也一样,且存折和借记卡缴费情况并不反映在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内,因此也不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但一旦休眠账户的余额不足以缴纳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卡年费,银行会进行特殊处理,超过一定期限后,银行会自动注销。所以,银行人士建议,从节省金融系统资源和减少不必要费用的角度考虑,市民应及时注销自己长期闲置的存折和借记卡。

  -带眼识“信”

  普通公民对征信系统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负面记录可以花钱抹掉

  随着国内征信工作的逐步完善,一些不法分子竟也盯上了这个“商机”,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宣称,只要花几千元就能将负面记录洗白,对此,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曾明确表示,那些都是骗局,市民千万不要信以为真,因为失财事小,个人信息泄露事大。

  除了按照规定年限保留负面记录外,央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从录入到查询、修改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在系统中留下“痕迹”,而且必定是拥有权限的少数人才可以进行相关操作,因此想对系统数据进行违规改动十分困难。已经有了负面记录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讲诚信,将自己后面的信用记录向好的方向“推进”。

  误区二:进入征信系统就是上了“黑名单”

  不少市民认为,既然和信贷相关的记录都会被录入到央行征信系统中,那么只要出现不好的记录,就等于上了银行的拒贷“黑命单”,也许会处处碰壁。对此,银行人士表示,个人信用报告只是如实地记录个人原始的信用信息,不加任何主观判断,记录的信息包括正面的、积极的,也包括一些负面的。对于这些信息,各银行在给市民贷款或发放信用卡时,会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主观判断,从而确定其信用的“良”或“不良”,因此征信系统并会不开出什么“黑名单”。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