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埋地下"引发争论 成本高昂安全性待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二氧化碳埋地下"引发争论 成本高昂安全性待查
2009年11月18日 16:19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这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气体,但是毋庸置疑,它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二氧化碳,正被认为是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10月28日,参加中国首届节能产业化发展研讨会的北京工业大学环境能源研究院院长、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马重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地球温度上升的幅度应该控制在2℃之内,但和工业革命时期相比,目前已经上升了0.8℃;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能超过450ppm,但目前也已经达到387ppm,“并且在以每年2ppm的速度上升。”

  以一个成年人每天排出将近1000克二氧化碳计,毫无疑问,50多亿的地球人口正在为温室效应做着“巨大贡献”。

  但即便这样,人类排出二氧化碳的总量仍然比不上燃烧煤矿石等的排放。这让人类试图将自己制造的二氧化碳赶回地下。碳捕捉和储存(CCS)技术也在近年成为连政治家都感冒的话题。

  “碳捕捉和储存技术真的是负责任的吗?”一些专家提出了质疑。

   煤炭最“脏”

    天然气更清洁

  权威数据显示,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煤炭发电平均每度就要排放大约1000克二氧化碳,仅美国的发电厂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达到15亿吨。这使得煤炭成为最“脏”的矿石能源。“70%的碳排放都是矿石燃料产生的。”英国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首席代表张殿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煤电占全球发电的2/3,并将继续在世界能源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主流意见认为,目前全世界的煤炭储量至少还可以支持100年,煤电厂在短时期内很难被淘汰。

  “尤其在中国,煤炭更是不可替代的能源。”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计,中国的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了全世界煤电厂排放量的38%,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但是如果改用天然气发电,平均每度电只排放大约500克二氧化碳,只有煤发电的一半。

  马重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为了把大气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必须在2050年时降低到1990年水平的一半。而根据IEA的估算,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最廉价的方式就是培养消费者的节能意识,“但我们目前仍然在以高碳生活方式生活着,比如白炽灯依然在用,人走不关灯的现象也随处可见。”张殿军说。其次是提高能源效率,上述两种方式加起来估计可以实现减排目标的50%,剩下的50%就必须另辟蹊径。

  在中国,根据“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到2010年中国的能效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提高20%。而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将减少3.3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耗。

  把二氧化碳埋回地下?

  其实,在碳捕捉和储存(CCS)技术被人们广泛关注、奉为“地球救星”之前,二氧化碳的回收已在民间有所应用。

  上世纪70年代,为了提高石油的采收率,美国得州的油田曾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上世纪90年代,挪威人把二氧化碳打入已开采过的油气田,将残存的油气挤出来,延长油气田的使用寿命。

  中国南方的一家生产高纯度食用酒精的公司把红薯、玉米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回收率达70%左右。回收的二氧化碳,一年能生产液态二氧化碳4万多吨,每吨能卖600元左右。这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也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2005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总结说,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在遏制气候变化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之后,在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的资助下,将这一技术推向实用化的整个工业就开始发展起来。

  根据IPCC调查,全球大概有93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可以埋藏到油田中,相当于2050年全球累积排放量的45%。据预计,如果“碳捕捉和储存”技术能够全面应用,就能够把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20%~40%。

  与此同时,二氧化碳埋到油田中,还有望带来额外的石油资源。美国能源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美国剩余的石油可采储量为200亿桶,如果采用二氧化碳注入提高可采储量的话,其储量最多可增加至1600亿桶。

  记者了解到,目前捕捉后的二氧化碳封存手段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种。适合封存二氧化碳的地质结构包括油田、气田、咸水层、无法开采的煤矿等。据IPCC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性质稳定,若地质封存点经过谨慎选择、设计与管理,注入其中的二氧化碳99%可封存上千年。

   成本高昂、安全性待查

  把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埋起来,就能达到彻底减排的目的——碳捕捉和储存,看起来很美。但北京一位节能专家郭瑜(化名)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碳捕捉和储存是一项原理简单、运行复杂的技术,使用起来相当昂贵,而且具有高耗能和泄漏的风险。

  “美国目前发一度电需要5美分,如果实施碳捕捉,就还要增加3.5美分,和再生能源相比一点都不便宜。”郭瑜说,“我们把石油和煤炭开采出来了,然后再把数以亿万吨的二氧化碳留给子孙?且不说二氧化碳目前的保存技术是否成熟,一种足以引起窒息的气体存放在地下和海底,我们怎么保证多年以后的安全性?”

  据悉,目前全世界已勘探出的埋存地点有很多,比如拥有丰富油田和天然气田的中国东北,以及东海、南海区域。但储存的关键是防泄露。“二氧化碳必须依靠地层的压力维持液体状态,否则就会挥发到空气中。”郭瑜介绍说。

  媒体报道称,华能北京高碑店热电厂是我国目前唯一在热电厂实现工业级应用碳捕集技术的项目。该项目于去年7月开始运行。

  该热电厂每年约排放400万吨二氧化碳,碳捕集系统能够捕集其中的0.075%,约3000吨,而捕集能耗占电厂能耗则在30%以上。显然,其捕集的二氧化碳并不多,“几乎不到1%”。而与此同时,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的能耗一般又都比较高,耗资比较大。

  以30万千瓦规模的电站、一年捕集100万吨二氧化碳为例,一旦加上CCS装置,几乎要增加一倍以上的投资。同时,电价成本大概要提高20%到30%。“谁来承担成本,而且要长期承担?”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二氧化碳控制与减排研究所所长黄斌所在的单位为此提供技术支持,但他依然对高昂的成本难题感到困惑。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