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出品人=出钱人?中国电影“实力派”谋上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电影出品人=出钱人?中国电影“实力派”谋上市
2009年11月20日 13:22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华谊兄弟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电影业界的“吃螃蟹者”。无独有偶,记者多渠道获悉,国内电影界的“实力派”们都已拟定各自的“上市剧本”,上海电影集团和中国电影集团的目标都是在国内主板上市。

  这不是巧合,而是国内电影产业发展、电影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文化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电影经济越来越吸引眼球。

  ①几何级的产业链效应

  谈起电影,人们更多地是把它归于文化艺术的范畴。然而,随着近年来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影越来越“经济”。其实,电影生来就具有商业性,1895年,电影诞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时候,就是收费的,人们要看电影就得扔硬币。“电影推动经济”在美国绝对不是种夸张。根据统计,去年美国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达到281亿美元,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刷新了历史纪录,其中,北美票房(包括美国和加拿大)达到98亿美元,同比增长1.7%,海外票房达到183亿美元,同比增长7%。

  除了票房赢利,电影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也非常明显,不要小看一桶爆米花或者一个电影人物玩偶,有资料显示,美国电影这个200多亿美元产出的产业,对整个上下游产业的拉动可以达到惊人的3000亿-4000亿美元。此外,电影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力量,美国电影占据了当地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这样的国家不在少数。

  对于电影,上影集团公司总裁任仲伦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产业链”。他这样描绘电影经济的发展空间:人类的消费生产分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物质方面的需求,翻翻电话黄页就知道有无数企业在提供产品,而生产精神产品的相对就少得多,如果说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需求———吃多少东西、住多大的房子———是有极限的话,人们精神范畴的需求往往是无法确切估算的,一个人一年到底需要看几部电影?读几本书?看几场演出?弹性很大,精神消费,本来就是很随性的。因此,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的改善,电影这种精神领域的消费必定会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关键是我们的电影企业是否能生产出迎合市场需求的好产品。

  ②“出品人”等于“出钱人”

  电影业表面光鲜耀人,其实却是“高投入、高风险、可能高收益”,某种程度上和石油业很相似。听任仲伦细细解释,这个比喻十分贴切。电影制片好比石油勘探,需要大笔投入,但找到的矿是贫矿还是富矿,虽说有一定规律可循,但运气占很大成分。看到《泰坦尼克号》很成功,可以分析出一百条理由,比如爱情、悲剧、高科技,但如果按这样分析的配方去“配制”出一部电影,十有八九是不会成功的。

  在电影业内,判断电影能否赚钱就是看“一周内票房”。现在国内拍一部有一定影响力的影片,平均投资是3000万-5000万元,从投入到全部回收,一般要两三年时间。林林总总这些,都表明该行业风险很大。“外行人看电影产业总觉得模糊不清,其实内行人也是如此。”好莱坞一位电影专家的评论概括了电影产业“投入产出模糊”的特点。

  拿上影最近出品的一部票房比较成功的电影《风声》来说,投入成本约6000万元,但票房要做到1.5亿元,电影公司才能保本。因为,电影出品方、院线公司和影院通常按照3:1:6的比例对票房收入进行分配。任仲伦笑言:“电影片头或者片尾会打上出品人的名字,其实称为‘出钱人’最合适。出品人很难当,难就难在要出钱,要考虑怎么才能赢利。”出品人承担了高风险,但分成却只有30%。

  再来看一组数字,去年全年国内电影产量在400多部,今年有望达到450部左右,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叫得出片名、谈得上有印象的影片绝对不足一成,那么,这些影片中能够赢利的数量更可想而知了。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