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债市回顾:五大热点“稳中求进”(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2009债市回顾:五大热点“稳中求进”(2)
2009年12月18日 09:3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热点之三:地方债零成交

  债市扩容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其中,受到各界最广泛关注的无疑是地方债的发行及其广受质疑的“零成交”现象。

  从3月27日新疆地方债于银行间债券一级市场招标,到9月11日河北、上海、浙江、陕西地方债于银行间债券二级市场上市,地方债发行总共历时5个多月,为35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募集资金共计2000亿元。

  毋庸置疑,地方债的发行为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扩大政府投资的能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然而,地方债在发行和上市交易过程也暴露出“零成交”“投资主体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一项统计显示,50只已上市地方债中,仅在上市首日存在交易记录的占到50%以上,除去委托认购转移,地方债真正的成交记录屈指可数。

  “地方债成交清淡主要缘于其规模小、流动性差以及利率水平低。”管圣义分析说,更深层次的,则是暴露出“一、二级市场定价方面存在差异”,也就是配置型需求的定价机制与交易型需求的定价机制不一样。

  管圣义解释说,资金面相对宽松的大型商业银行在地方债一级市场招标过程中主导定价,导致利率水平相对较低,从而难以在上市后受到二级市场资金面不那么“宽松”的中小商业银行、券商等市场机构认可,交易清淡也就在所难免。

  专家指出,如果任由成交清淡的问题长期存在,无疑将对地方债未来再度发行、交易、定价以及债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威胁。

  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地方债是否会再度发行,又将通过何种形式发行,如何在吸引市场资金的同时,使得地方债价值获得广大投资者认可,是有关政府部门应该考虑并逐步解决的问题。

  热点之四:风险控制

  伴随债市扩容的另一个焦点是债券市场规模扩大过程中隐含的风险问题,尤其是以地方投融资平台为债务主体的信用风险,引发政府官员、学者以及社会各界担忧和广泛讨论。

  来自中诚信公司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为1.8万亿元,而到了2009年9月,各级政府的债务已经扩大至5.62万亿元。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启动,对筹集资金、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运作不规范不透明、银行贷款过于集中、贷款存在风险隐患等新情况和新问题。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就表示,各种地方融资平台“遍地开花”,地方举债融资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应引起各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提醒说,虽然政府融资平台已经发挥了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地方政府融资“遍地开花”和“井喷”式爆发,毫无疑问将带来风险隐患。

  “市场对于风险重视程度增强,不见得是坏事,由此促使监管部门、投资者提升风险控制意识,并推动市场机制建立健全。”郑振源说。9月份成立的我国第一家专业债券信用增级机构就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分担机制,并有助于提升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但市场风险厌恶程度加深“客观上也推高部分企业发债成本,加重企业融资负担”。

  风险是市场永恒的话题之一。或许,打造一套可控风险和可持续的“阳光融资”制度和法纪,使融资行为依托于制度规范,受法纪约束,在公众监督下趋于透明化,方为长远之策。

  热点之五:人民币债券“走出去”

  横行世界的金融危机并未阻止人民币“走出去”的进程。这其中,于今年9月28日在香港发行的60亿元人民币国债,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内地以外地区发行债券,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事实上,自2007年初中央政府同意将香港人民币业务进一步扩大到内地金融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以来,已有中国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国开行等近10家机构发行了300亿元的人民币金融债券。

  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发行面向香港的人民币债券,在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方面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同时应该看到,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仍然有十分艰难的路要走。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指出,只有2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以上的债券市场才有足够的流动性和效率,而当前人民币的流动性来源渠道过于狭窄,同时现有投资者需求结构偏狭窄,不利于形成完整的债券收益率曲线,也不利于形成二级市场。

  无论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建设,还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中国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记者 华晔迪 杨溢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