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贬值趋势不改 四原因注定“走弱命运”(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美元贬值趋势不改 四原因注定“走弱命运”(2)
2010年01月08日 10:19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②长期走弱命运既定

  如果说,2010年美元的走势显得扑朔迷离而难以判断,那么,对于美元的长期走势,各界似乎比较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即美元难改长期弱化的命运。

  渣打银行认为,美元已进入一个还将持续多年的下行通道,未来几年,美元将重现上世纪90 年代早期和2002-2004 年的走势,一路震荡走低。“近期美元走势与历史趋势存在诸多相似之处,那么根据历史趋势推断,从2009 年到2011 年底美元将继续下滑,但走势更不稳定,振幅更大。2002-2004 年美元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担忧加剧,而目前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以及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因此,美元将越来越多地被用作融资货币来投资于高风险资产。”

  “长期来说,美元汇率的负面因素要明显多于正面。而且即使其中最重要的正面因素,即美国人消费模式的改变令贸易赤字问题改善的情况,究竟是长期的趋势,还仅仅是信贷紧缩、财富缩水后的短期行为,却仍然不能过早地下定论。”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苏志欣指出,“美元很可能将重返2002年以后的长期下跌轨道;其间会因为前期的超卖而出现反弹,也会因为世界经济的疲弱或反复而有波动,但只要世界经济或金融体系不是危机式的调整,美元走弱的基本趋势就不会改变。”

  中国央行副行长朱民表示:“在此轮经济危机之前,美元处于贬值通道;在危机中,出于安全的考虑,各国选择持有美元,使得美元反弹了13%左右;但在危机(高潮)之后,美元又贬值了约13%,几乎对冲掉了危机中的反弹。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不断减少、美国希望扩大出口的角度来看,美元贬值周期还没有到,美元贬值不可避免。”

  而瑞银的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的债务偏高同该国货币走软关系密切,目前来看美国债务水平可能进一步上升,其结果将是美元长期贬值。

  ③国际地位“大江东去”

  美元的不断贬值,使得其安全性逐步遭到各国的质疑,而其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日渐削弱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趋势。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曾称,尽管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不会迅速出现,但是美元的国际惟一储备货币地位会被以后可能出现的补充性储备货币削弱。

  从去年年中开始,持有大规模美国债券的巴西、俄罗斯、印度与中国就开始讨论转持其他资产。日前,巴克莱资本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各国央行2009年第三季度新增外储中,美元占比可能会骤降到低于30%。该机构预计,去年第三季度新增全球央行外汇储备规模将为1800亿美元,其中美元资产约为500亿美元,份额约为27.8%。

  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官方最新数据,截至2009年第二季度末,在全球4.27万亿美元已知币种构成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达2.68万亿美元,占比62.8%。而在去年第一季度末,该比例为65%。IMF数据还显示,在截至去年第二季度末的已知币种外储总额中,欧元比重从前一季度的25.9%增加到27.5%,同期英镑占比从4%升至4.3%,日元占比也从2.9%升至3.1%。这不仅是1999年以来美元占全球外储比重的最低水平,2.2个百分点的比重下跌也是美元2002年第三季度以来最大幅度。

  “美元作为惟一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遭受威胁,主要源于美国政府庞大且仍在日益堆叠的财政赤字。”孙立坚表示,“而如果美元难以挽回长期下跌的颓势,势必加速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弱化。”

  “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是被越来越多国家所认同的一种趋势。而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必然下降,乃至美元作为惟一国际储备货币的格局也将被打破,尽管这种转变将非常缓慢而曲折。”孙立坚指出。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