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收银根全球受惊 A股吓出百点长阴(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突收银根全球受惊 A股吓出百点长阴(2)
2010年01月14日 09:19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盘面金融、地产、资源板块领跌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受压最直接的自然是金融、地产板块。银行股昨日大幅下挫,截至收盘,北京银行、南京银行、深发展A、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的跌幅都超过6%,三大行的跌幅也超过4%。由于银行板块权重最大,成为大盘重挫的元凶。保险“三剑客”跌幅也都超过4%。“全景数据决策终端”的监测数据显示,昨日金融保险板块抛压最重,净流出61.18亿元。

  连续遭受利空政策打压的地产板块刚刚露出利空出尽板块企稳的迹象,昨日又因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银行业协会全面叫停房贷返点的消息,加上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表态要用“五措施抑制房价上涨”,让房地产板块再度重挫。房地产板块指数大跌3.03%。

  由于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全球大宗商品大幅下滑,资源类板块的跌幅更大。其中,煤炭石油板块领跌两市,“两桶油”大跌逾3%,煤炭股主力跌幅都超过7%;有色龙头中国铝业大跌7.83%,中金岭南一度跌停。

  分析机构指出,由于相关板块对利空消息尚未完全消化,因此近期务必要尽量回避银行、券商、地产、有色及煤炭石油等板块个股。

  去年底以来,很多市场人士先后对银行股、地产股、权重指标股寄予厚望,指出这些板块将是带领大盘走出反弹新高的决定因素。然而最终都被市场一一否定。而此前一直没有被人关注的科技板块,近期却牛气逼人。LED、电子元器件、3G通讯、物联网、软件概念轮番启动。1999年的科技股行情老股民还记忆犹新,这段时间科技股的走强,是否代表着科技股将再次担当大任?

  知名市场人士阙鸾锋告诉记者,中央政策三番五次提到要用科技推动创新,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因此,科技板块将是今年的一大投资主题,值得长期关注。

  后市下跌空间不大暂时回避银行地产股

  大盘近期的剧烈震荡,考验着投资者的神经。昨日受利空政策冲击,出于对后市的悲观预期,很多投资者纷纷选择割肉出局。

  经过昨日的大跌,从技术上看,大盘呈现两阴夹一阳的形态,预示着短期仍有进一步消化整理需求。对于后市,市场尽管普遍趋于谨慎,但也认为下跌空间有限。

  中证投资分析师张索清表示,预计短线大盘仍需化解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市场心理层面影响,或将继续寻找底部支撑。但向下调整的空间有限,沪指在半年线(3113)附近或有强支撑。民族证券资深分析师徐一钉也指出,目前环球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因素,包括欧洲和美国都存在各自的问题,再加上A股本身在目前亦感受到回调压力,因此,建议投资者在这段时间内应谨慎一些。

  不过,对于金融、地产和资源类板块,分析机构的观点趋于一致:利空尚未完全消化,有继续调整的需求,短期内尽量不要介入。

  ●政策分析1

  年内准备金率或会再上调

  全球市场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震动,主要原因还在于央行此次的动作太出人意料。谁也不会忘记,周二晚间,此消息刚刚出台之时,几乎所有人士都在惊呼:“来得也太早了吧!”。

  此前专家一般预计,央行最快也要到春节前后才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强力的数量型调控工具。

  对于此次央行为何提前出手,有分析人士认为,早于市场之前的预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了央行在2010年灵活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有效管理通胀预期的坚决态度。

  “去年底压抑的贷款需求在今年年初得到了较大释放,加上季节性和低基期效应导致的CPI较快上升,将再次引发通胀预期较快上升。”宏源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央行加强窗口指导,进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成为一季度的主题。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撰文也指出,年内准备金率还有继续调整的可能。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年内准备金率还有2-3次上调的可能。“但在当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16%的情况下,未来能够继续使用的空间可能不足8个百分点。”

  全球市场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震动,主要原因还在于央行此次的动作太出人意料。谁也不会忘记,周二晚间,此消息刚刚出台之时,几乎所有人士都在惊呼:“来得也太早了吧!”。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