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与海南画缘:宝岛风光人文皆入画(图)(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吴冠中与海南画缘:宝岛风光人文皆入画(图)(3)

2010年07月05日 13:07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海南人家(二OO一年)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自然人格化表现草木的生命

  擅长画风景的吴先生对树是情有独钟,他在写生中常常将树作为构成整幅画面形式感的要素,他认为:“风景画中如树不精彩,等于人物构图中的人物蹩脚。”因此,只有把自然人格化,才能画出是有血有肉的草木生命。

  椰树的特点除了主干,就是树叶,结构清晰,且生长形态扭曲多变,方向不定,也没有明显、复杂的体面构造,特别是叶片宽大完整,没有细微琐碎的枝杈末梢,较适合运用线来组织造型———吴先生对“油画民族化”的探索采取的是“引线条入油画”。

  但五十年前的吴先生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写实的束缚,或者说变革的手法未臻成熟,故在对画面整体形式的主观重构上,尚无他晚年那样“胆大妄为”的气魄,而只是在忠实客观物象的基础上,在造型和用笔中作一些有形式感的夸张和变化。

  如在画椰树时,他尽力表现树干和枝叶的线性感觉。尤其是树干,几乎是自下而上一挥而就,这种减笔的造型方法显然源自于中国画的写意传统。而树干间的纵横组合,无疑,更充实和丰富了画面的“形式之美”。这也表明,吴先生虽然强调形式美的独立性,但他并非极端地排斥具体形象的存在。故他在写生时,从不被动地就景入画,而是在主动发现和捕捉景物情调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画面并突出美感的表达。

  当然,这种组织和表达必须通过具体的技巧来实现的。因此,在《椰林与牛》中,他在运用“形式美”的原理对树干形态进行有组织的聚散,又根据椰树的特征,利用油画排笔的性能,以笔触塑造出树干的柔韧和椰叶的结构及质感,特别是用笔竿或调色刀在颜色上刮出景物的轮廓,这是他晚年作油画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我特别注意到,这种方法在同一批写生中的《香茅加工厂》里运用得更明显。组织形态属于中国画的传统,而用笔造型则是油画材料的表现特性,这应该是源于梵高的笔法。

  而吴先生在画近处几棵椰树的叶片时,似乎也有意识地用笔触强调以叶根为圆心的环绕感,使它们看上去就像一个个风车,不仅很生动地表现出了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境,更让人在观赏的时候,仿佛听到了沙沙流拂的海风。吴先生是否听到过梵高的呼吸?不得而知,但面对《椰林与牛》,我确实感受到了吴先生的呼吸。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