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文华奖文华大奖十大获奖剧目简介(组图)(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第十三届文华奖文华大奖十大获奖剧目简介(组图)(3)

2010年07月18日 15: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评剧《我那呼兰河》

  演出单位:沈阳演艺集团沈阳评剧院

  导演:查明哲 编剧:黄伟英 作曲:徐占海 主演:冯玉萍

  【剧情简介】根据著名东北女作家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作品改编。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呼兰河畔。王婆的丈夫因反抗地主的剥削压迫,被害死。为逃避灭门之灾,王婆领着儿子铁钟和女儿金枝沿呼兰河逃难。铁钟为了报杀父之仇,当了土匪;王婆为女儿和自己能活下去,再嫁赵三。铁钟报了父仇,并成了“大当家的”。意外重逢,母子情绝。金枝嫁人生子,王婆艰辛度日。赵三组织“镰刀会”抗租被捕入狱,后被地主赎出,再也不想“闹事”。王婆拿出自己藏匿的手枪,赵三却胆怯拒绝。铁钟抗日被枪杀,失子之痛,王婆生不如死。日寇铁蹄肆虐,村民们忍无可忍,王婆率领乡亲奋起抗日,向死求生。

  【专家点评】《我那呼兰河》在保留了评剧传统元素外,融入了话剧、舞剧的元素:从主角出场时的斗篷三人舞,到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群舞,以及秧歌、窗花和摇篮等生活场景,都展现了东北特色,让人看到上世纪30年代的呼兰河畔社会底层人的生命态度、灵魂和骨骼——生的坚强,死的挣扎!故事大悲大喜,层次清晰,而呼兰河的舞台美术设计也随着剧中人物情绪的变化而变幻着不同的色彩。舞台上一条蜿蜒的呼兰河向远方延伸,它承载着生与死的多舛命运,承载着血与火的民族磨难,是整出戏的魂。

  该剧在文本上最大的特色是继承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传统,唱词和对白全部压韵,让人感受到文学的唯美意境。特别是一曲《生生死死呼兰河》,回肠荡气,表现了东北风情的大气之美。

参与互动(0)
【编辑:宋方灿】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