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华坚守戏剧不图发财 当代戏少是娱乐化的结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林兆华坚守戏剧不图发财 当代戏少是娱乐化的结果

2010年08月27日 14:45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林兆华简介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1936年出生于天津。196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84年至1998年任北京人艺副院长。现任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兼职与客座教授。

  他早期作为演员进入北京人艺,1970年代末开始担任导演,至今已导演约70部舞台作品。林兆华在1980年代曾导演《绝对信号》(1982)、《车站》(1983)、《野人》(1985)引发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实验戏剧风潮,正式开启中国当代戏剧进入现代主义阶段的大门。从1990年代起,他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过士行合作《鸟人》(1993)、《棋 人》(1995)、《鱼人》(1997)、《厕所》(2004)和《活着还是死去》(2007)等剧目。

  《回家》是与过士行合作的最新作品,即将登陆天津舞台。

  ●记者手记

  林兆华是天津人,很让天津的娱记兴奋,因为这是个好卖点。不过他自己坦言,几十年来,他没有为家乡父老演过戏或导过戏。但他还是为天津自豪,在他看来,天津是个好码头。的确,戏剧艺术是天津的骄傲。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天津出现了一批里程碑式的人物:李叔同、焦菊隐、曹禺。中国话剧圣殿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先后出了三位院长,曹禺、焦菊隐,还有一位就是林兆华。

  话剧,跟咱天津就是这么有缘!

  自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落脚的那天起,话剧就是这个国家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者,“五四”、抗战、反内战、土改、抗美援朝,直到拨乱反正,每一次生死存亡,每一次社会转型,都有话剧助威,或温和地启蒙,或激昂地呐喊,或直接担当起号角的作用。越是风云激荡的年代,话剧舞台越是红红火火。大师迭出,好戏连台,观众也分外踊跃。

  然而,时间进入20世纪末以后,社会生活既少了波澜壮阔,也不再云谲波诡,人们的生活变得宁静平常,话剧舞台也随之寂寞下来。卸下了匡时济世重担的中国话剧和中国话剧人,有了更多的自由,却又面临前所未有的迷茫。在日益多元的文化生活中,他们必须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由于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的独特经历,使其在当下这个娱乐化的时代的处境更为艰难。曾经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话剧,迅速小众化、贵族化。创作和演出队伍也分化了,不离不弃的坚守者寥寥,林兆华便是其中的中坚。

  年逾七旬的林兆华是戏剧界有名的牛人。尽管他自己从来不认可,但还是有人称他为大师。而圈子中的人更喜欢叫他大导。到目前为止这位大导导过70多部戏,中外经典剧目他都导过,堪称高产导演。行外,但凡对话剧多少有些了解的人,对林兆华也都不会陌生。上世纪80年代,他的《绝对信号》让中国观众第一次见识了小剧场话剧,看惯了教科书一般程式化表演的观众惊奇地发现原来竟还有这样的话剧。当年的文化记者,林兆华现在的搭档过士行曾说:“1982年《绝对信号》上演时,让我震惊了,那时我也算资深文化记者了,可压根儿就没见过这样的戏。”从那个年代开始,林兆华的名字便与先锋话剧、实验话剧这些概念粘在了一起。此后,林兆华一发不可收拾,1990年他导的《哈姆雷特》,创造了购票队伍长达数百米的演出纪录。1992年,导演《茶馆》的第二棒传到了林兆华手中,他不负众望,林版《茶馆》重新“开张”后,无论是老观众还是年轻观众都品得津津有味。与过士行合作,让林兆华找到了一片新的天空,《鸟人》、《棋人》、《鱼人》、《厕所》等系列作品,让林兆华相当地过了一把瘾。在他眼里,过士行“很了不起”,因为在一个连写普通人都难的年代,过士行却写“闲人”,这种敢与“主流”分庭抗礼的脾气与他很是相投。《回家》是他们最新合作的作品,林兆华第一次将新戏献给了天津的家乡父老。

  林兆华对艺术锐意求新,他是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始作俑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他一直站在中国话剧艺术的潮头。他自诩是“相信感性直觉的导演”,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风格,却也曾承认“我的根基是现实主义的”。

  林兆华属于真心追求纯艺术的一类,也不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是彻头彻尾地为艺术而艺术。他坚持认为真正好的戏剧应该密切联系当代人的生活,与一味追求娱乐的时尚格格不入。他操作的是小众的艺术形式,关注的却是大众的生活状态。他努力在戏剧中体现反思,体现对时弊的批判。他说排戏就是为自己,为那点不吐不快的感悟。不过,现实中他想做的未必全做得到。就拿《回家》来说,这部戏写了三年,作品原来的核儿已经基本抽没了,于是弄了个老年痴呆的人物故事。借助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口,痛骂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对这个戏林兆华是满意的,但“只满意一半”。他对记者说,我都这个年纪了,想排戏还有人给出钱排,这就够了。我还想什么!可我们分明听出来一种无奈。

  尽管私下里,觉得林兆华面对众多记者展示的个性有些表演成分,但不能不佩服他的机智和幽默。虽然,一开口他便亮出了在北京与记者有些僵的底牌,然而毕竟是在家乡,新闻发布会上他自始至终还是谈笑风生。家乡的记者并没有感到多少僵的感觉。只是,与那些对采访话题重复千遍也不厌倦的受访者不同,对ABC类的问题还是不情愿一遍又一遍拷贝的,这在他看来很无聊。他说他希望大家提有刺激性的问题,激活他。这种个性是典型的演员式的,没有好对手,想出彩也难。

  ●印象:记者面前的老顽童

  采访林兆华是一个“特逗”的过程,没想到这位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始终用他别具一格的作品影响着中国剧坛的戏剧大导,接受媒体采访也是相当地别具一格!这位顶着一头花白头发、很随意地在圆领T恤外披了一件中式长褂的老爷子,不开口时不显山不露水地坐在那儿毫不起眼,然而他一张嘴,得,就全看他的啦!他的话并不多,多数时间甚至在沉默,可只要蹦出一句话来,那就绝对与众不同,比如——

  记者:这么多年您坚守在戏剧舞台上,有没有想过也去做更赚钱的影视导演呢?

  林兆华:我不图发财。我也没那么大的奢望,成为这个家那个家的,我没觉悟,我就是想排戏就排戏。像我这么大年纪,想排什么戏还有人出钱让你排,就够满足的啦!你还想什么!

  记者:您太谦虚了。

  林兆华:不是谦虚,你还想干什么?你想为戏剧事业做出奋斗吗?

  记者:其实您也是在奋斗啊。

  林兆华:我没有奋斗,我奋斗什么?我就是排出戏来就完了……我总想说点真话,但没用,电视也不会播。所以对着电视时,我都是傻的。我只能说(改用天津话):老乡们,看戏来吧!

  记者:您小时候在天津生活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林兆华:别问我小时候,小时候我老是逃学……

  记者:那您小时候看过话剧吗?

  林兆华:没有。

  记者:最早给您印象较深的话剧是哪部?

  林兆华:人艺的《骆驼祥子》,在天津看过天津人艺演的《曙光照耀莫斯科》。还看过天津歌舞剧院的《小二黑结婚》。

  记者:您多大离开的天津?

  林兆华:20岁。实际上天津是戏剧的好码头。北京、天津、上海,这都是戏剧的好码头。

  记者:您20岁离开天津是到北京去上学吗?

  林兆华:对,是上学。你看你这记者,就会从头问起,有什么意义呀,给你发一个自传不就完了吗!

  记者:可以啊!您有自传吗?

  林兆华:我没有……

  我们笑了,他也笑了。刚才还好好说话的他,猛然间发现“上当”了,我怎么能这么乖乖地被你们牵着鼻子走呢?那样就不是我林兆华了。于是,他突然就“醒悟”,停止了一问一答的状态。似乎他就是专门来不回答你问题的,或者是专门来考验你有没有一种法力,能让他乖乖地“就范”。也许,他就是想调皮一下,看看你们这些媒体人作何反应?这在他来说,也是一种有趣的体验。就像他给演员排戏,从来不做导演阐述,决不强加于演员他个人的意志,他让每一个演员都充分自由发挥,他对演员说:我宁可允许你们胡演,只要有生命的即兴爆发就好。这让每一个演过林导戏剧的演员都经历了一个从无所适从到真正生命爆发的美妙过程。

  也许,习惯了戏剧语言的精炼与犀利,面对一群对他一知半解的媒体人,又不得不耐着性子应对,对林兆华来说,实在是超级不爽。他需要有新的刺激与直达心灵的撞击,那种戏剧式的高潮,那种也许表面上静止、空灵,却内心奔突、汹涌的情绪暗流。几十年的戏剧生涯,使他常常要在情绪的大起大落中穿梭,在有限的时空中,让人物淋漓尽致地表现他的焦虑、欲望、孤独、迷茫、绝望甚至疯狂……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