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岭南画派失落的“族谱” 发源地缺少灵魂?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寻岭南画派失落的“族谱” 发源地缺少灵魂? (2)

2010年09月26日 10:1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十香园二期凸显了岭南建筑的韵味。符超军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岭南画派发源地缺少灵魂?

  去过法国巴黎游览的人,大多会对枫丹白露宫森林入口的小村落巴比松印象深刻,这个距离巴黎十余公里的小村庄,因当年诞生了巴比松画派的诸多大师,被开发成巴比松画派的发源地,如今前往瞻拜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如今,巴比松村的房子多已变成画廊,展览着各种风格流派的绘画。房子的外面都刻有画家住在这里的石碑,其中最有名最完整的当数米勒的故居。米勒被梵高和毕加索视为老师,他当年在巴比松一边劳动一边作画,留下了许多名作,如《拾穗者》等。这个当年被称为“农民画家”艺术大师的米勒,过去的居所今天被完整保留下来,旁边还成立了市政博物馆,巴比松村也成为了闻名世界的艺术小镇。睹物思人,今天前往参观学习的艺术爱好者追寻巴比松画派开拓者们留下的精神遗产:这些不朽之作,记载着艺术家们面对大自然时内心的感动。

  对比岭南画派,近年来,广州、东莞等地的政府不断加大与岭南画派有关的投入,打造岭南画派发源地的概念。在珠三角地区,散布着多家以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二高一陈”以及关山月、黎雄才等人命名的美术馆,号称是国内拥有美术馆数量最多的一个画派。在东莞可园内有“岭南画派先师”的居巢、居廉客居的纪念馆。在广州,广州美术学院内有岭南画派纪念馆,艺博院内还有关山月等人的专题馆,几年前还复建了高剑父当年传道授业的“春睡画院”。在深圳,更是有关山月生前捐建的关山月美术馆。

  而在海外,岭南画派也堪称传播最广泛的一个中国画派,赴国外游艺多年的司徒乃钟告诉记者:“岭南画派是海外建立最多美术馆的一个中国画派。”他举例说,“比如香港有赵少昂艺术馆,台湾有欧豪年艺术中心,就连美国三藩市也有岭南画派赵少昂等人的纪念馆。……岭南画派在海外开枝散叶,但传人大多却感觉‘无根’。”

  二期工程修缮完成后,十香园纪念馆馆长张晓东提出,要把十香园建成岭南画派的“宗祠”,塑造岭南画派画家精神上的殿堂。

  在修旧如旧的建筑里,岭南画派将被注入一个怎样的灵魂?“百年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艺术就是云山云海、牡丹金鱼,但岭南画派出现后,填补了一个空白,国画毛笔、水墨也能表现飞机大炮,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司徒乃钟说,“在国外游学多年的岭南画派传人,继承了这种开放的气象,外国没有黄山、牡丹和荷花,他们就用毛笔和水墨画洛基山、画洋花、画高楼大厦,也正是因此,岭南画派才能在全世界传播得最广,生生不息。”

  “在那个国难危亡的时刻,大部分画家们都苟且偷安,岭南画派的高剑父、陈树人等,敢于直面现实的气度甚至超越了同时代的张大千、齐白石。”司徒乃钟说,中国近代鲜有像“二高一陈”这样用艺术积极介入生活的画家,他们除了画画,还加入革命党、同盟会投身革命。

  十香园重新开放之际,馆长张晓东说,未来十香园三期改造计划建立一个新的画家村,“活态”地传承岭南画派精神:倡导画坛不断变革。司徒乃钟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一幅《红棉》,挥毫题诗“十香园内英雄树,容我研丹写父风”。当年他的父亲司徒奇以画红棉著称,与关山月、黎雄才并称“春睡三老”,而今司徒乃钟回广州刚刚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终于“落叶归根”。

  画界观点———

  许钦松(广东画院院长、省美协主席):

  发源地应寻找思想力量

  “十香园”作为岭南画派的发源地,记载了一个画派的起源和发展。很多人都不了解岭南画派,“十香园”可以起到宣传、弘扬岭南画派的作用,在学界、在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个纪念地,十香园被重新擦亮,成为旅游、文化胜地,必须关注这个画派的艺术内涵。

  过去岭南画派主要是靠师徒之间的关系来传承,现在广东地区的岭南画派的第三代人当了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师徒关系不是很严格了,作为美术院校,学生继承的是各种流派的精髓。

  清灭亡后,岭南画派伴随辛亥革命的思想产生,向西方学习,注重写生,对中国画产生很大的影响。它是一种思想的产物。今天,重新理解岭南画派的理论主张具有现实意义,它兴起的背景是清末中国画穷途末路之时,广东画家敢于突破藩篱,但开风气,这也是今天的广东画坛所缺少的气度。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