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岭南画派失落的“族谱” 发源地缺少灵魂? (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寻岭南画派失落的“族谱” 发源地缺少灵魂? (3)

2010年09月26日 10:1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居廉《花卉草虫》(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卢延光(广东省美协副主席):

  应借发源地探讨广东文化弊端

  我认为,岭南画派是近代广东产生的最具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可以说是首席代表,岭南画派处于全国三足鼎立的位置。如果能使更多人了解岭南画派的历程、发展、人物和作品,对岭南画派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广东作为近现代革命的发源地,生生不息地流传一种精神,那就是思想的先锋性以及包容性,体现在文化上就是岭南画派的精神。广东本身文化的包容性,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成功改造,广东地域容易产生包容性,学习外来文化,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本土文化,广东在古代是不毛之地,但它的包容性代表了新型的文化力量,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很多,一代一代流转。

  我认为,十香园建好后,应当首先把美术馆的功能发挥好,做好美术馆的每一件事,让岭南画派在这里有个生存落脚点,并多培养一些人来继承、传承岭南画派。立足广东,对广东文化深入探讨,改掉弊端,使地域文化真正具有广东特色。

  张晓东(十香园纪念馆馆长):

  希望能引发画坛争鸣

  上世纪20年代,岭南画派最著名的“方黄之争”影响画坛近百年,方人定与黄般若围绕岭南画派,展开了唇枪舌战,深远影响了之后的国画画坛。

  应当说,岭南画派当年的争鸣,反映了中西思想文化激烈交锋的情况下社会人士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及舶来品的态度,这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变迁的主线。尽管当年岭南画派的中西融合在当时受到暴雨般的批判,但其革命性的影响却不容抹杀,它仍然被尊为当时中国画坛的三大流派之一。而中西融合的路子近百年没有断,比如最早将革命种子播入美术领域的是康有为和陈独秀,1915年陈独秀提出美术革命的口号,认为中国画的改良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的精神,并且要革王画的命。康有为也认为,只求写意的文人画阻碍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是要废除的。之后的蔡元培、徐悲鸿都有这样的主张,明确指出了中国文人画的种种弊端,主张以西方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的融合道路。

  应当说,一百年来岭南画派的画家们很好地顺应了这种潮流,进行变革。如今寻找岭南画派发源地,希望能引发画家们更多争鸣,因为中国画百年变革的问题:画什么、怎么画的问题,仍没有完全解决。

  南方日报记者李培 实习生李高思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