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遗存见证张骞不朽:他是最早接触佛教的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密集遗存见证张骞不朽:他是最早接触佛教的人

2010年10月25日 12:44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密集遗存见证张骞不朽

  方城尤其博望镇,有密集的与张骞相关的遗存。此地有僻处深山的摩崖造像,有古寺旧祠、老桥残碑,它们构筑层叠空间,制造交错时间,形成一个区域百姓的共同记忆。

  张骞何幸,在距故里800公里的他乡,凭借物质(遗存)与精神(人心)的双重方式,活了2000年。

  方城县小史店镇东南约10公里处,有山名香山,是桐柏山余脉,原有香山寺,现已不存。还有摩崖造像,笼罩迷雾。

  2010年9月10日下午,雨后初晴,我去爬香山。在北侧谷底有条深沟,这道沟狭长幽深,名叫佛沟。沿途山石上皆是岩画,多为凹穴环形排列图案。

  沿谷底行走一阵子,再向上爬,远远地看见半山腰有两块天然柱石拔地而起,这就是香山佛沟摩崖石刻造像了。它是1986年审批的“省保”。

  这是南阳区域内发现的唯一一处佛教造像。据宋代南阳地方史志记载:“……有香山寺摩崖石刻造像,大者二尺余,小者尺余,背有千手千眼菩萨,盖仿龙门石窟而为之。”

  此地造像年代上未见题记,一般认为开凿于北魏至唐代,风格与洛阳龙门石窟相近。中国社科院著名西域史专家杨镰先生在此考察时发现:“有些佛像是戴高帽、高鼻梁、深眼窝的西域风格造型。”他认为:“这种雕像风格,在西域一带壁画中都能见到,在中原从未见到。”他推测:“此地有丝绸之路的一段古道,一个与西域有密切关系的古道,巨石和佛像,都应该是古道的坐标。”

  央视《百科探秘》栏目,曾以此为题材制作专题片,支持杨先生的说法。

  金神庙透露早期“佛教”信息

  从佛沟向西90公里的博望镇,是张骞“气场”“最强大”之地。

  古镇北倚伏牛山,西临白河,地势险要,是古时“襄汉驿道”要塞。博望古城周长约23公里,三国时曹操曾派大将夏侯惇屯兵于此,俗称四十五里博望屯。两汉时它很繁华,考古工作者曾在古城内发现大量汉砖、筒瓦、铁器等文物。

  2010年9月8日上午,记者先来到博望镇西北角,这儿有座白马寺,据说始建于汉,几度兴衰,1929年被废。寺内有清代石碑五通,除两通字迹漫漶外,其余三通清晰可辨。据石碑记载,白马寺原本规模甚大,有中佛殿、左右佛殿、毗庐佛殿等建筑。

  2006年,当地居士开始集资在遗址西边新建一座白马寺。记者抵达时,寺院仍在建设中,“白马寺”老匾额在墙角放着。

  寺内居士李太春、邱炳善等人说:“白马寺原来叫金神庙,张骞从西域回来时带回几尊金神(即佛像),两个大的留在朝廷,几个小的后来带到博望,建庙供奉。这就是金神庙。他从西域带回的还有汗血宝马,那马在西域救过张骞命,后来马死了,就埋在庙附近。那马很神,夜里还起来去喝水,人们就把金神庙改叫白马寺。”

  白马寺最早的寺名金神庙,十分耐人寻味。

  金神说法,史上确有其事:汉武帝元狩后,霍去病打匈奴,得到两尊金神即佛像,汉武帝将其“列于甘泉宫”。公元前123年,张骞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归汉后封侯到博望。他是否像霍去病一样,将佛教器物带到封地呢?极有可能。

  张骞出使西域时,当地众多国家已虔信佛教,即“浮屠之教”,他是我国最早接触佛教的人。

  方城文史专家李迎年先生道:“《魏书·释老志》记载:‘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浮屠之教。’敦煌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壁画,则印证了这个史实:三位汉使持节行至一西域方城,城内佛塔高耸,城外两僧人向城内观望。这在西域诸国,应是普遍现象,因为发掘的数座古城中,都有佛塔遗迹,其中尤以楼兰古城八九米高的印度式佛塔遗迹最为著名。”

  新旧斑驳 张骞桥凸显层叠空间

  在博望镇东一片空地上,有个红墙环护的院落,坐北朝南,小小的门洞上写着“博望三元宫”字样,张骞祠在哪儿呢?

  进得门才知道,张骞祠和三元宫“合署办公”,院落西侧,坐西朝东有三间红砖房,上写“张骞殿”,这才是正地方。

  殿内正中,是张骞的彩塑神像,颇为精致。他端正而坐,左手抚膝,右手像是拿着东西,据当地人讲,他戴的帽子叫侯帽,别处张骞塑像可以不戴帽子,这儿必须戴上侯帽,意为他在此地封侯。他右手拿的原本有根石榴枝,是他出使西域带回的。

  殿墙四壁满是壁画文字,是对张骞的简单介绍。院落内外,和张骞相关的东西并不多,院外有一通 “汉张骞封侯处”古碑,字迹苍劲有力,为民国时所立。

  相对于张骞彪炳千秋的史迹,张骞祠显得过于简陋。事实上,镇上原有一座张骞祠,是很气派的两层古建,上世纪70年代被扒掉了。

  出张骞祠向东,博望新镇与老镇间有条白河,河上有桥名张骞桥。

  自桥上行,桥栏应是新砌,桥面石为大小不一的石块,磨损得厉害,有些石块已塌陷。桥栏杆上刻“汉博望侯张骞”字样,并仿画像石风格刻其出使西域画面,虽精致,显系现代人所为。

  站在桥上看桥,感觉平平。下到桥下方才发觉,此桥很厉害。它形制高大规整,三个高大圆拱横跨河面,流水自拱洞内流泻而出。建桥材料,颇为驳杂,大部分是规整的汉代条石,还有民间石磙、石磨等。桥洞底石,还有数块为古石碑铺垫。

  最稀罕的是,桥身上砌有数块汉画像石。细看发现,它们有规律,不像修补时随手取用的建材。三个拱洞上方显豁处,各嵌一块汉画像石,似是有意装饰。桥两侧拱洞,都有这种装饰性汉画像石。这应是后世修补者匠心之举了。据当地人讲,这座桥原来用的汉画像石更多,被南阳汉画馆收走了一批。

  传说这座桥始建于汉代,历史上几经翻修,为“省保”。最近的一次修复是1992年,当时国家文物局曾邀请专家学者对张骞桥进行研讨,并提议将博望古城列为“国保”,桥栏上仿汉画像石便是那年所建造。

  □记者 盛夏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