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谈中华文化:《论语》亲切如外公给我的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余秋雨谈中华文化:《论语》亲切如外公给我的信

2010年10月27日 14:29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坛主小传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核心提示

  文化变成了一种习惯,并不是保守,

  是祖先希望子孙后代,

  比较安全、有序地往前走,从这个意义上讲,

  也可以说,

  文化是祖先对后代的设计。

  郑和能安安静静地回来,

  没带当地酋长的人头,

  没带沾着鲜血的珠宝,

  他就安静地回来了,

  因为我们的文化,

  决定了他不具有非农耕的侵略性。

  我们中国文化有两个庭,

  一个家庭,一个朝廷。

  对家庭是孝,对朝廷是忠,

  忠孝就两全了。

  其实朝廷和家庭之间,

  还有辽阔的公共空间,

  我们的文化未予足够关注。

  “巨人性格”引发全世界好奇

  中国文化现在面临着的问题,大家可能都已经发现了,全世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好奇。这个好奇带有一种让我们不安的成分,我们对他们造成了不安,他们的疑虑又造成了我们的不安。前不久我在一个国际商会上演讲,居然有一些国家怀疑我们食品质量出现问题是全中国人的集体阴谋,这让我们听起来觉得完全不可思议。只能说他们对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了解。以他们视角来看,突然之间,眼前走过一个巨人, GDP、人口总量等都清楚,但唯一不了解的是他的性格。巨人的性格就是中国的文化,全世界都希望能够了解。

  几年前,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纽约主持过一个国际经济文化讨论会,得出的结论让我们惊讶。说任何国家和个人,发达或是不发达,任何经济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它的文化选择而不是经济选择。为了安全感也好,荣耀感也好,幸福感也好,全部属于文化范畴。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中国文化造成我们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基本点是什么?走向现代的障碍在哪里?

  郑和为何没带点黄金回来

  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两百多条,太复杂了。首先可以肯定,我们在讲“文化”这两个字的时候,它最原始的意义指的是人的痕迹。我们说马家窑文化,半坡文化,就是说我们在那地质年代中,突然找到了人的痕迹。如果没有人的痕迹,我们就不叫它文化。人的痕迹当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成熟时期的文化是变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变成了一种习惯,并不是保守,是祖先希望子孙后代比较安全、有序地往前走,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文化是祖先对后代的设计。

  地理环境决定中华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我们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我们缺少像地中海、波斯湾这样的内海,我们面对的是渺渺的太平洋,这对古人来说是没法被利用的,我们只有一个内海——渤海湾,太小了。海洋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虽然很靠近,实际比较陌生,主要是打渔、晒盐,是烟波浩渺、难于了解的地方,很难进行运输、航行,海洋就没有充分的发挥起来。中原部位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就是农耕文明。还有一个是游牧文明,游牧文明就是草原文明。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区别在于草原很难种稻子,种稻子和不种稻子的界限就是四百毫米降雨量,高于四百毫米降雨量可以种稻子,那是农耕文明。少于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只能牧马。很奇怪,我们的长城正好和四百毫米降雨量的线重叠,可见我们的长城就是农耕文明防止游牧文明侵犯的界限。尽管游牧文明后来成为我们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但主体还是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决定了我们两个基本思想,第一个思想不想远征,迷恋脚下的熟土,对远方的生土走走看看玩玩可以,要我在那安家是不可能的,这个思维作为一种文化生根,哪怕不是农民的书生,都受到这种文化的强烈影响。书生在京城呆了好久,觉得是客居京城,最终目的是要回家,其实他五十年都在京城,这完全是一个农民思维。中华文明对远方土地没有兴趣,原因是农耕文明的思维,哪怕是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已经非常不错了,走了那么远的地方,也没有在哪个地方安家,侵占对方领土。这证明什么?这不是明代的政策,证明是农耕文化的本能。成吉思汗远征,是因为游牧文明,而他的孙子要建立元朝、问鼎中华的时候,他必须接受农耕文明结束远征。

  农耕文明带来了第二个思维,不喜欢极端,因为农耕文明告诉我们,夏天的极端不是热上加热,是秋天的凉风。冬天的极端不是冷了又冷,是春暖花开。极端没有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太大奇迹,中国文化的思维基本上也是如此,就是反对一切极端的梦想。重现了中庸的哲学,然后又重现了中庸之道。以前有好多年轻学者,说郑和那么好的船队,怎么就不拿点黄金回来?也可以像哥伦布那样去海外建立几个中华帝国?为什么不这样?我说郑和能安安静静地回来,没带当地酋长的人头,没带沾着鲜血的珠宝,他就安静地回来了,因为我们的文化决定着他的非极端思维,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庸之道,我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世界上的极端,它一定是带有一种非农耕的侵略性,产生的根子是游牧或海洋文明。中庸之道是了不起的思维。季羡林先生讲,以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和谐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的大礼物,这讲得很有道理,要相信按照中国思维,两种不同极端当中,一定有一个交集点或者一个合适点,让两方面都能勉强接受的点,中庸之道就找这个点。因为不断地找这个点,所以世界能够保持基本的和谐,这是农耕文明的一个智慧。

  与“水”有关系的统“治”

  占地面积决定了中华文化是一种气魄宏大的统一文化。占地面积多大呢?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和其他文明相比,尼罗河、上尼罗河、下尼罗河加在一起,古埃及文明只有4万平方公里。两河流域,就是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文明满打满算不会超过10万平方公里。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也就六七万平方公里。希腊文明的范围只有几千平方公里。简单地说,当时其他所有古代文明总的地域加起来,只有中华文明的十五分之一,甚至于二十分之一。中华文明的体量极大,以前我们讲得多的是黄河文明,后来慢慢挖掘知道长江文明也了不起,下游的河姆渡、良渚文明,哪一个挖出来不都是震惊中外。我们写文章经常是五湖四海、天下意识,动不动就是天下,为什么呢?中华文化气魄宏伟,不会仅考虑家门前那一点东西。

  二十世纪前期,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教授研究地理环境,特别对中国进行了分析。他说中华文明因为是农耕文明,就是长江、黄河文明,长江、黄河流遍中国那么多地方,就凭这一点,中华帝国必须是统一的,不能被分离,因为如果不统一的话,治水就没法治,那就要命了,上游要害下游太容易了。所以马克斯·韦伯说,这两条大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动脉,就决定了中国非统一不可。任何军阀混战,目标都是由谁来统一,统一是一个中心思维。马克斯·韦伯还说,统治的“治”和治水的“治”是一个字,而且据他所知,都是水作为偏旁的。这话很有意思,这是中华文化的第二个特征,有一种整体智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叫“气”,有“气”。有的国家虽然很精致,但是就缺少一股气。 “余教授为什么不到我们这里来定居,或者到这儿来移民”,我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觉得那些国家的“气”不够,这样一股气非常养人,能捕到一种我所熟悉的文化。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