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写《朱雀》历时5年 淡然看待加入作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葛亮写《朱雀》历时5年 淡然看待加入作协

2010年10月28日 17:56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葛亮,因为在2009年的《亚洲周刊》十大小说揭晓榜上和张爱玲、虹影、陈冠中、苏童、阎连科一起成为该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由此引起了华语文坛的关注。他的作品《朱雀》更是在2010、2009两届香港书展上大放异彩,被媒体评价为“是那种属于‘鸿篇巨制’的大作品……寥寥几笔感天动地,文学功力与用心直逼张爱玲……”
  
  前天下午,葛亮的这部颇受好评的成名作(中文简体版)在北京首发,他接受本报记者的电话专访时表示:“和诸位名家并列很荣幸,但我愧不敢当。”
  
    家学渊源回报家乡
  
  《朱雀》的扉页上,葛亮写下了“谨以此书献给祖父葛康俞教授”。家族中的文脉很有来头——太舅公是陈独秀,祖父是著名艺术史家葛康俞,叔公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家学的渊源使他拥有同辈作家罕可企及的人文积淀。
  
  葛亮这次展现的作品《朱雀》,写的就是自己的“家”南京发生的故事:千禧年之交,苏格兰华裔青年许廷迈回到父亲的家乡南京留学,在秦淮河畔邂逅了神秘女子程囡,由此引生了三个世代的传奇。小说以时势动荡为经,家族三代的历练为纬,横跨20世纪三个世代,凸显每个时代的南京儿女如何凭着热情浪漫,直面历史横逆,甚至死而后已。葛亮说:“这部小说的背景是我的故乡南京,我对家乡的感情非常深,我对家乡的感情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以此来回报这座城市对我的赋予。”不过,真正动笔写作“家城”却是来自于危机感。葛亮表示,看到南京老字号六凤居难以维持经营,把楼下盘给麦当劳,那一刹那心里面特别撞击。“如果有一天这些你习以为常的东西都荡然无存了,那你唯有一个方式,就是在纸上留下它。”
  
    写作《朱雀》历时5年
  
  葛亮生于70年代末,很多评论者很诧异,他是如何做到让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都有在场感?葛亮表示:年轻人对于历史,有想象的空间,却未受禁锢。老人的回忆却往往可能是具象的,是一元的。“父辈是历史的亲历者,而我们只是接受者。上一代人直接看到、感知到,而我们则有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空间因为没有直接去触碰,反而会呈现出来更为自由的状态。”
  
  在写作《朱雀》前,葛亮查阅很多文本,也去南京考察,收集民间访谈,前后历时5年多。“建构起一个历史的情境,找到历史的代入感,我在这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了。”在《朱雀》中,很多历史事件难以回避,南京1937年的日寇屠城,“文革”还有改革开放等,葛亮承认,这些重新的建构,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考验,但在写作中,自己的灵魂一直就在那个现场。
  
    淡然看待加入作协
  
  葛亮生于南京,定居香港,而首先在中国台湾崭露头角,独特的成长经历暗合了新世代华文作家生存形态日益国际化的趋势。其实,他在港台地区成名与中国内地80后作家崛起的时间是同步的。在香港,他已经被视为香港本土文学的一面旗帜。
  
  日前,葛亮以香港作家的身份加入了中国作协,谈起加入的过程,他说:“他们希望我加入,让我填张表,我就加入了。这当然也是对我的一种肯定,这种肯定还是让人高兴的事,而我在写作方面的独立性依然会保存。” 本报记者 乐梦融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