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遗产经济热:文化“古董”热闹之后又如何?(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聚焦遗产经济热:文化“古董”热闹之后又如何?(3)

2010年10月28日 18:2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旧闻】2009年11月,安徽涡阳县与安徽恩龙集团签定“老子文化生态园”项目,签约投资额不少于5亿元,打造国际化道家旅游胜地。

  【争议】国内对“老子”文化的争夺可谓白热化。近年来,仅见诸报端的规划就有:河南温县的“东口老子文化产业苑”、陕西洛南的“老君山(老子)生态旅游风景区”、河南栾川的“老子文化园”,等等。涡阳的这一项目,有没有建设的必要?又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

  回访时间:10月26日

  26日,记者来到涡阳县城。一座据称是国内最大的“老子骑青牛”铜像矗立在县城西部。当地人介绍说,铜像已成为涡阳县城的标志性雕塑。

  出了县城,过涡河大桥,在涡河北边近一公里处,一座宽41米、高15米、据称是国内体量最大的石牌坊矗立在占地40多亩的“紫气广场”上,这是“老子文化生态园”的入口广场,上面雕刻着老子等道家人物的传说。

  安徽恩龙集团在涡阳注册成立了老子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生态园规划占地约4平方公里,有70多个项目,预计总投资12亿元,计划5年建成。根据总经理李尚俊的介绍,目前生态园已完成了“一路一桥两广场”的建设。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老子博物馆、五星级度假村等项目将陆续开工,计划明年国庆节前对游客开放。

  沿着新修的2.7公里景观大道一路走来,记者看到,途中有近300米因为塌陷而用煤矸石垫成的路面,崎岖不平。

  “老子文化生态园涉及7个自然村,一旦建成,将彻底改变目前的荒凉景象,并将成为皖北地区的龙头旅游景点。”指着两侧的村庄,涡阳县建委主任蒋宗勤介绍说,涡阳位于皖北,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底蕴深厚的道家文化是涡阳最大的宝藏。

  当初,提出这一项目,主要是考虑到这里是涡北煤矿的采煤塌陷区,紧邻老子出生地天静宫,县里决定“变废为宝”,将塌陷区治理和唱响“老子”品牌战略结合起来,并依托园区80%面积是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水面,将这里治理成湿地公园。

  多地都在争打“老子”文化牌,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李尚俊说,他们希望“靠特色取胜”,比如计划中的老子塑像,上半身是铜像,下半身则与利用煤矸石在湖水中堆成的山体、岛屿融为一体。其他地方的老子文化园区,多以山为背景,而涡阳就突出水,体现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

  正在天静宫庙前广场上休息的郑店村村民李大婶对生态园充满期待,她说,“到时候环境应该变美了,游客也会多些,我们住在周围的老百姓,就有可能受益。”不过,张庄村一些村民则更关心搬迁安置问题,“不知道自己家到底搬还是不搬。如果没有了地,以后的生活该如何保障?”

  本报记者 何聪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