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金马奖:艺术坚守还是固步自封?

2010年11月23日 15:5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艺术的方向似乎总是不清晰的,金马奖对本土电影文艺性的坚守,似乎成了对华语电影市场的桎梏;流行歌曲放任自流,却远离艺术奔低俗而去……

  丁 炜

  11月20日,第47届台湾金马奖遭遇了强烈的冷空气,在观众眼中看来本应是陪太子读书的最后都成了大赢家,而那些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和演员却成了打酱油的,看陪读们在台上泪奔,上谢天下谢地。打着华语电影奖的名号,但看看整个金马奖获奖名单,除了《十月围城》、《狄仁杰》及《艋-》,其它的电影别说看过,甚至都没听说过。

  也许,观众大可不必为此伤心费神,金马奖评判视角的“小众化”路线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一直把对电影本土化艺术气息的追求奉为圭臬。就像香港金像奖注重商业化,大陆金鸡百花倾向于主旋律一样,都有其自身的评判立场,只要这个信念不变,金马奖就会不断让我们大跌眼镜。尤其在台湾电影日渐低迷之时,他们更需要扶持本土电影和电影人,以期为日后的电影发展注入生命力,有点私心也可以理解。

  到底是狭隘的本土保护主义,还是对电影艺术的坚守,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从某种角度,金马奖一直对文艺类电影偏爱有加,在商业化和文艺性的取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文艺性,其评判标准从来不去一味迎合商业需求,更不以商业成败论好坏,只是一心一意支持文艺电影,这种对电影艺术的本真追求是值得赞许的。台湾文艺影片曾经是华语影坛的领军,它被人熟知的往往也都是一些温情的文艺片,他们的作品总是贯穿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有一种淡雅恬静的情感贯穿始终,特别是对感情的描写尤为细腻,而且总是能把本土的文化气息恰如其分地融入影片。像此次获奖的一些影片,都带有浓厚的本土生活气息与色彩,以最贴近生活的姿态和角度描写了当地的乡土人情,以及人性与情感之间的纠葛。所以说,对电影艺术的偏爱不能成为我们诟病金马奖的口实,相反我们还应该给予尊敬,在华语电影被虚假票房支撑起来的“伪繁荣”时代,这份坚守实在难得。

  遗憾的是,文艺片虽是最真的电影艺术,但在商业化潮流的今天,它已不再是市场的主流,而且还渐渐被遗忘和漠视。酒好也怕巷子深,没有成功的商业化运作和包装,再好的作品也不过是一盘废胶片,有市场的电影不一定是好作品,但好作品首先得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行,否则,一切艺术只是空谈。艺术性和商业化并不冲突,而且还可以相互映衬,这方面的例子不是没有。客观地说,金马奖对艺术的追求无可厚非,但其过分自我的保护却有点狭隘了。电影拍出来不是自娱自乐的,而是要给更多的人去看,如果固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而无视市场发展规律,不但艺术难以自保,估计连拍电影的劲头都耗没了。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