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巴尔加斯·略萨中文译者:他一生堪比最传奇小说

2010年11月29日 08:2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0月7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这是28年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再度花落南美。上一次是在1982年,得奖者是《百年孤独》的作者贾西亚·马尔克斯。

  今年74岁的略萨一生充满传奇:第一位妻子是大他14岁的胡莉娅姨妈,第二位妻子则是胡莉娅姨妈的侄女;上世纪90年代初,他与藤森竞选总统,最后失败;因怀疑妻子有婚外恋,与文豪马尔克斯大打出手……上周六,略萨作品中文译者尹承东来到首都图书馆做客“尚读——北京青年读书沙龙”,首次为北京读者深度解读了这位诺奖得主。

  -略萨是我们最熟悉的诺贝尔奖作家

  “刚接到瑞典学院的电话时,我还以为有人跟我开玩笑呢!”在曼哈顿的新闻发布会上,略萨这样描述自己得到获奖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和略萨本人的吃惊相比,外界却并未感到多少意外,“凭他的实力,早该获奖了!”尹承东说。上世纪70年代末,他同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赵德明等人合作,翻译了略萨的代表作《胡莉娅姨妈和作家》。这也是略萨首次进入汉语世界。这部小说让尹承东大开眼界。“第一次见到这么有特色的写法,单数章是一个连贯性的自传体恋爱故事,双数章则在洋洋洒洒地写单篇小说,整体结构却紧密相连,既无破碎之感,又常出于意表之外。”自此,他开始“追踪”略萨。尹承东介绍:“略萨是被我国‘跟踪’翻译的作家,每有新作一问世,中文版马上就会出来,目前,略萨的主要作品《城市与狗》、《绿房子》等在中国都有翻译,甚至他青少年时期的短篇作品《首领们》也有中文译本,中国的读者对其熟悉度普遍非常高。所以在中国,如果谁不知道略萨,谁就不能自称了解拉美文学。略萨和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是并肩而立的。”

  -“幸亏略萨竞选总统失败”

  “略萨的作品就像清晨的露珠那般晶莹诱人,像淙淙流水那般悦耳动听。虽是小说,却如同优美的散文和抒情诗。”读了近30年略萨的尹承东概括道。然而,有着诗一般语言的略萨并非通常所定义的“纯文学作家”。他的经历具有一般作家无法比拟的传奇性,他的那股子“入世激情”也经常惹来争议。

  “这和他的童年遭遇有关。”尹承东介绍,略萨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略萨1936年3月28日出生于秘鲁亚雷基帕市的外祖父家,父亲在其还在母腹中就离家出走了。等他长到10岁,父亲突然出现了。母亲和外祖父全家对略萨的溺爱与父亲的粗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某种程度上,是父亲逼迫他走上了文学道路。小学时,父亲反对他写诗,他就偏偏写诗;中学时父亲逼他进入半军事化的中学,这其中人很杂,喝酒、打架、嫖妓,秘鲁社会那些恶劣下作的现象,什么都有,他则借助写小说与那种生活对抗,于是写出了成名作《城市与狗》;18岁时,略萨与32岁的姨妈胡莉娅恋爱,这一次父亲不再用拳脚教训儿子,而是拿着手枪逼他们放弃,“最激烈的时候,胡莉娅接到略萨父亲的来信,信中附上了两颗子弹——如果你不在48小时内离开秘鲁,我就用这两颗子弹送你上西天”;甚至到了1997年,略萨已经是著名作家了,父亲还在干涉他的创作,直到父亲去世两人都没和好。

  除了写作,与政治关系十分密切的略萨还在1990年竞选过秘鲁总统,他是当年大选呼声最高的候选人,但最后败于藤森谦也。竞选败北之后,略萨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欧美居住。“如果略萨在1990年的总统大选中获胜,世界肯定会减少一位优秀作家。但是未必能改变秘鲁的现实。理由很简单,耽于文学想象中的略萨距离秘鲁严酷的现实太远。用他自己在回忆录《水中鱼》的话就是:‘我对秘鲁下层百姓的了解,几乎从零开始。’”尹承东认为,略萨接触政界,是觉得他仅仅用自己的笔去批判、影响社会已经不够了,希望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干预社会。“他在1990年竞选失败后,有点心灰意懒,跑到西班牙去,入了西班牙国籍。这对他的影响很大,他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写的东西都是大主题,但在竞选失败后,写的东西大主题就不多了。到了2000年后,他又开始了大主题的写作,他可能觉得那些比较内心的、小的作品,不是他的特长。就像评论所说,他认为作家就应该‘讲真话、提问题’。一些天然的性格,想要改变是很难的。”

  -为女人,两位文豪大打出手

  略萨与马尔克斯之间的纠葛关系,几十年来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早年略萨与马尔克斯是亲密无间的好友,马尔克斯甚至做了略萨儿子的教父。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两人开始决裂,事情的原委是,略萨当时闹婚外恋,迷上一个瑞典女郎后抛下妻儿。他的第二任妻子帕特里西娅向马尔克斯夫妇哭诉,他们建议帕特里西娅跟略萨离婚。之后,帕特里西娅成为马尔克斯家的常客。不久,略萨被瑞典美女甩了,并回到帕特里西娅的身边,而帕特里西娅将分离期间所有内情都抖了出来。

  1976年马尔克斯到墨西哥参加电影首映时巧遇略萨,马尔克斯上前招呼,略萨一记老拳将马尔克斯打倒在地。马尔克斯的密友、知名摄影师罗德里戈·摩亚拍下了马尔克斯被打后的照片。照片上,马尔克斯左眼眼眶青肿,鼻梁破了道口子。关于这段文学公案,外界传言是因为马尔克斯和略萨妻子过往甚密,马尔克斯甚至可能给略萨戴了绿帽子。2008年出版的《马尔克斯一生》的传记也涉及了两人的决裂,作者杰拉德·马丁相信,马尔克斯对自己的妻子十分忠诚,不会勾搭朋友的妻子。所幸2007年3月6日,马尔克斯迎来80大寿。《百年孤独》40周年特别版出版之际,两位大文豪终于冰释前嫌。略萨同意提供序言,而马尔克斯也接受了这一安排。

  -“我心目中,略萨胜过马尔克斯”

  在同时见过两位文豪的尹承东看来,略萨要比马尔克斯耿直许多,“马尔克斯迟迟不把自己著作的版权卖给中国,而且还对中国出版界百般刁难,相比之下,略萨除了在版权方面与中国进行良好合作外,甚至还赠送了某些著作的版权。”另外一点,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确是经典,但评论界普遍认为,他的作品一部不如一部。2006年,马尔克斯干脆宣布封笔。反观略萨,年逾古稀仍笔耕不辍,这是略萨胜过马尔克斯的地方。他很清楚,作家唯有通过作品才能延续生命,否则活着也等于死亡,他曾经说过“生活里的不幸太多,写出好书,减少人们的痛苦,也是一种与不幸斗争的方式,这也是我写作的目的。”其实这也是略萨对于生命的理解。

    记者 王晓溪

  问:略萨的作品在翻译上有没有难易之分?

  答:有。像《胡莉娅姨妈和作家》和《坏女孩的恶作剧》都有很强的自传体性质,比较容易翻译,但《绿房子》之类采用切割式结构写作的作品则比较难译,而且作品中有许多意识形态不一样的地方,要仔细琢磨。

  问:您能否评价一下现在的文学翻译发展情况?

  答:行内有句话说中国现在是翻译大国而不是翻译强国,就是说我们现在当翻译的人很多,但翻译好的人却很难找。为什么?我认为,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对翻译的重视程度不够,总认为翻译是很容易的事情,这从翻译的市场价格也能反映,60元/千字,译林给我的稿费就是这个标准。他们可能不知道,为了查一个人名、一个地名,翻译家们经常要耗费几个小时的时间;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会外语的人就懂翻译,这也不对,现在许多翻译人员的中文水平都不合格,把“XX公司于XX年上市”翻译成“XX公司于XX年走向市场”的笑话比比皆是,所以要我看,提高翻译质量要从翻译批评入手。但想想,批评多了也不好,价钱本来这么低了,再批评更没人做了,现在许多小语种文学翻译已经出现了断档情况,英语法语虽然情况较好,但从长远看也不容乐观。

  祖薇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