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戏剧理论家焦菊隐:曾祖为咸丰任命的顾命大臣(3)

2010年12月08日 16: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焦菊隐执导的一台台大戏在首都剧场上演

  1951年末,“老人艺”话剧团与原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话剧团合并,建立了一个隶属于北京市的专业话剧院,仍沿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原名。

  1952年6月12日晚,新建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隆重而简朴的成立大会在史家胡同20号院召开,会场就设在庭院中。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代表北京市政府宣布剧院成立,并宣布曹禺任院长,焦菊隐、欧阳山尊为副院长。

  焦菊隐的女儿焦世宏描述史家胡同20号院“是一座有30多间平房的院落,大门坐南朝北,一进大门就能看见一棵粗壮高大的核桃树。在院子两侧长了两棵芙蓉树,绿叶婆娑,花开满枝,微风吹拂时,散发出恬淡的清香。院长办公室在东跨院北屋里,三间高大明亮的房屋……”

  在北京人艺,焦菊隐担任导演先后排演了郭沫若的《虎符》、《蔡文姬》、《武则天》,老舍的《茶馆》,田汉的《关汉卿》、《名优之死》等。他有意识地将中国的戏曲艺术元素有机地融入话剧中。他一台剧一种风格,不抄袭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扎扎实实地开创了中国话剧民族化的道路。

  焦菊隐排演的这一台台大戏,都是在首都剧场上演的,首都剧场成为焦菊隐排演的戏剧最集中上演的地方。位于王府井大街北段的首都剧场,始建于1954年,1956年正式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所属的专用演出场所,集演出、排练和剧院办公为一体。

  首都剧场由我国著名建筑师林乐义主持设计,工程在20世纪50年代即获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并编入英国权威的世界建筑通史。除了剧场功能外,首都剧场又具有建筑学的价值和意义,是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话剧演出剧场之一。剧场建筑以其古朴、凝重、宏伟的建筑风格载入世界建筑史册。首都剧场是中国话剧界大导演、名演员云集的地方,也是喜爱话剧的观众们心中的圣地。它一直与中国话剧艺术兴衰起伏一起脉动。

  焦菊隐在北京的故居

  不计焦菊隐青年时代在北京读书和办学的地方,仅从他1946年回到北京至1975年逝世,他在北京生活了近30年,并多次搬家。

  1946年,焦菊隐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他住在复兴门内大街北侧,大沙果胡同的一处院落,这是他家的祖宅。他与失明的母亲、寡嫂和侄女同住。

  1949年7月,他在上海与秦瑾新婚后回到北京,在东绒线胡同以南的抚院胡同(今育抚胡同)买了一个小院。院中有四间北房,一间作客厅,一间作书房,一间是母亲和三姐同住,剩下最小的一间是他与妻子的卧室。因买房钱未付清,房东仍住在东房里。西房堆满了装书的大箱子。他为此很不安,总对妻子说:“本来应把家安好再接你来,可这两年我是在滚刀山,没有过一天像样的日子。”

  过了不久,经他和秦瑾的努力,终于买了所大些的房子,在屯绢胡同甲1号。秦瑾在家里为他布置了一个大书房,把他的书分类放好。焦菊隐高兴地说:“多少年来我就梦想这么一个大书房,随手可以翻资料,再也不用为找书翻箱倒柜了。”他还说:“在这个条件下,不写点东西,真对不起我的书房。”居住在这里时,他完成了《龙须沟》的导演,心里盛满许多关于戏剧的梦想。在这里,也是他和秦瑾感情最好的时光。他们一起买了两棵海棠树种在后院,让海棠永远荫蔽他们的幸福。

  但他们在这个温馨的小院并没住太久,焦菊隐正式调往北京人艺后,他们搬入了东城演乐胡同中的人艺宿舍。他们分到的住房一般人看来已很不小,但焦菊隐的书实在太多,不大的南屋,做书房仍显不够,许多书不得不又放回书箱,堆进一间阴暗的小屋,焦菊隐甚觉不便。

  1962至1963年间,文艺界提出要积累艺术经验,特别要总结老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北京人艺在干面胡同21号分给焦菊隐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为他进行理论总结提供条件。焦菊隐也静下心来,将自己的导演手记、底稿等清理出来,整理成文。

  然而好景不长,1966年“文革”开始了。焦菊隐首当其冲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老反革命。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地批斗,他也被从干面胡同住宅中轰出,搬进了史家胡同20号院后面一间不见阳光的小黑屋。

  我去寻找了焦菊隐在北京的这几处住所。北京近些年来大规模地拆迁改造,前几处已无迹可寻,只有干面胡同21号和史家胡同20 号还在。

  我从干面胡同东口进入,沿路北很快找到了19号,心想下一个门就是了。但前面是一个厕所,过了厕所看到的却是31 号。我很奇怪,再往前走号数越来越大了。我又返回再找,才发现厕所东面有一个小岔口,里面还有几个院落。果然进岔口路东的第一个院就是21号。我推门进去,院子不大,但却盖满了小屋。看来已是个杂院了。史家胡同20号仍是人艺宿舍。但院中的四合院已拆除,盖起了两座单元楼。人艺的一些老艺术家如金雅琴等仍居住此院。

  经过“文革”的多年折磨,焦菊隐1975年2月28日病逝。没有发讣告,没有开追悼会,他冷冷清清地离开了人世。直至1979年5月22日他的追悼会才在八宝山举行。1980年焦菊隐生前导演的话剧《茶馆》应邀到联邦德国、法国、瑞士三国十多个城市巡回演出,历时50天。这是新中国话剧历史上第一次出国演出。1983年《茶馆》又应邀赴日本演出,都获得巨大成功。

  文/陈溥 供图/小小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