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科院地质学者称用地动仪监测地震原理可行

2010年12月09日 14:30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小学生在江苏省首个少儿地震科普馆参观候风地动仪模型
曾出现在教科书中的候风地动仪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地动仪测地震:并非只是传说

  ———— 新闻缘起 ————

    一条微博引发的争论:国宝地动仪原来是“赝品”

  11月28日,网友闫涛发微博称,国宝级的张衡地动仪,是上世纪50年代才造出来的“古董”——中国博物馆学家、中国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古书描写的196个字,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设计发明了这个张衡地动仪,由于选进了教材,国人都以为是东汉货色。

  闫涛的这条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网友讨论的内容,涉及到中国科学史的真实性,甚至有网友怀疑中小学教材。

    ———— 专家连线 ————

    地动仪监测地震功能毋庸置疑

  针对关于地动仪的多方质疑,科技日报连线了从事构造地貌、地震地质、古地震和地震破裂过程的研究学者、中科院青藏所研究员刘静,她表示,通过地动仪监测地震在原理上是可行的,监测地震的功能毋庸置疑。

  由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失传已久,对地动仪的复制引发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兴趣,但目前为止,仍没有复原出完全符合史料记载,并且能够实现地震监测功能的地动仪。专家指出,不能因为没有成功复原,就否定地震仪代表的科技成就,甚至怀疑地震仪的真实性。

  据史料记载,地动仪发明于公元132年,距今已经1800多年,随着时间推移,地动仪的功能被曲解了,很多人误以为地动仪是能够预测地震发生的。刘静指出,地动仪的真实作用是监测地震,而不是预测。据介绍,地动仪是通过一些精密的机械构造,感知地震波的传导,从而对发生在一定距离以外的、人体无法察觉的地震做出反应,这样的原理与今天广泛应用的地震仪相似。刘静进一步解释说,古代信息不通畅,人们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知几百里外发生了什么,但是地动仪却能够在地震发生的同时做出反应,从而被人们误解成是对地震的“预报”。

    现代地震超前预报与地动仪原理相同

  地震预测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未解的科学难题,但在美国、日本等地震多发国家,一种地震超前预测手段,在减轻地震破坏力度、减少人员伤亡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刘静指出,现代的地震超前预报实际上与我国1800年前出现的地动仪原理相同。

  “地震超前预报也是通过对地震波的感应,来确定地震的发生。”刘静解释说,地震发生后,地震波的传导需要一定时间,地震超前预报就是“要和地震波赛跑”,通过现代手段监测到地震发生后,抢在地震波到来之前,对城市的燃气、电力等基础设施进行切断,并且争取人员疏散时间,从而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

  “目前,日本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走在了前面。”她说,“但是,我们的先人能够在1800年前就想到以同样的方式来监测地震,这确实是一项足以令我们感到自豪的古代科技成就。”

    ———— 新闻延伸 ————

    河南博物院欲等比复原张衡地动仪

  据悉,河南博物院正在和中国地震局洽谈张衡地动仪复原的第二期合作,希望能够研制出和史书记载尺寸相符的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大概2米高,占地2—3平方米。直接建造地基,使其能够与地面连接,从而探求其到底能否监测真实地震。

  此前,参与过地动仪复原工作的国家地震局研究员冯锐曾表示,如果要监测真实发生的地震,须建设地基等配套设施,然后将地动仪复原模型放在上面,但这样的监测实验耗资巨大,选址等问题也不好解决。

  河南博物院表示,等比复原张衡地动仪所需的资金肯定要比2005年复制版的几十万元投入大得多。如果与中国地震局的合作能够落实,选址肯定是在河南博物院的院子里。

  2005版地动仪复原模型是在2004年开始由河南博物院与国家地震局合作,并于2005年研制成功。目前,该复原模型就陈列在河南博物院。

  ———— 观点链接 ————

  地动仪更多是文化象征,应走下神坛

  河南省地震局宣教中心副主任管志光认为,地动仪的复原与研究,作用仅限于学术层面。“它对现代人的生活,没有任何实质作用。”

  “1700年前的地动仪,是放置于20米高的灵台上的,灵敏度高。那时没有现代生活、生产所能产生的巨大噪音和地面震动。如果现在把地动仪放到城市里,只能是个摆设。”

  他认为,张衡的地动仪,因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测地震的仪器,所以被当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受到国人追捧。

  “汶川地震的时候,有人说张衡地动仪就能预测地震,现在科技发达了却不行。人们显然夸大了地动仪的作用,地动仪被神化了。”管志光说,地动仪更多的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应当走下神坛。

  ———— 复制“传说” ————

  英国人复制出第一台地动仪

  自1883年英国人米尔恩按照文献记录,“复原”出第一个张衡地动仪开始,百年间,全世界共有13种被“复原”的地动仪,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且原理不同、造型各异。

  198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在日本举办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展览,展品包括一台候风地动仪复制模型。开幕式上,工作人员实在想不出办法通过震动让地动仪龙口内的铜丸掉落到蛤蟆的口里,只好用木棍将铜丸拨出进行展示。

  复原地动仪,“高手”在民间

  自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民间爱好者复制地动仪的热情高涨,并有多个见于媒体报道。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09年,陕西省宝鸡市的文物科技青年于安君等通过精心考证各种典籍史料,分析研究诸多复原实践和进行比对研究,复制了张衡候风地动仪,内部结构科学符合史载文字,具有很好的方向测震演示功能,显示了许多可能逼近历史真实的独到之处。

  此外,2008年5月12日,在张衡故里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张衡候风地动仪复原人吴迪向媒体展示了他所复制的地动仪龙口中吐出的珠子。当天下午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先发生7.6级地震,震感波及周边省份包括该省,吴迪父子历经6年复原出的张衡精铜候风地动仪西南方向的龙珠落入蛙口,据称,这是他们复制出的地动仪首次对自然地震做出敏感反应。

  ——史书溯源——

  《后汉书·张衡传》中关于地动仪的记载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作者: 王婷婷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