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西安事变前前后后:周恩来叹张学良看旧戏看坏了

2010年12月13日 19:02 来源:学习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西安纪事

  ——中共代表团解决“西安事变”的前前后后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就中共代表团解决“西安事变”的有关情况,采访了老领导曾三、叶子龙、童小鹏同志,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亲历细节。现将当年的采访材料整理发表,与大家共享。

  一声春雷 保安惊喜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张学良立即向中共中央通报,说他们扣留了蒋介石,并提出八项主张,请中共中央速派代表到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事。

  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是陕北一个古老的小镇,名曰“保安”。红军来了以后,保安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保安炮楼石壁上的一孔窑洞里,毛泽东办公室的灯光整夜亮着。他刚刚看完文件,正在沉思。这时,机要科长叶子龙兴冲冲地走了进来。

  “报告主席,蒋介石在西安被捉了,刘鼎同志刚发来电报。”叶子龙说完将电报递到毛泽东手里。毛泽东仔细看着电报,浑身充满一种异乎寻常的力量。警卫员贺清华照例来给他倒水。毛泽东说:“贺清华!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把蒋介石扣起来了,赶快把这封电报送到张闻天同志那里去,请他召集所有的政治局委员开会。”

  蒋介石被扣的消息,像一声春雷,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惊醒了保安镇酣睡的人们。曾三听到这个喜讯后,坐在灯下翻阅文件,时看时停,像在思索着什么。曾三是湖南益阳人,1925年入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到中央苏区,并参加了长征。

  经过了紧张的研究和磋商,在张闻天的窑洞里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立即给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复电,赞扬他们的正义行动,马上派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前往西安参加谈判。同时,决定通电全国,表明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立场。为了确保“西安事变”向有利于抗日方面发展,中共中央还命令红军主力进驻延安地区,并准备开往关中一带,以便与张学良、杨虎城一起,粉碎亲日派的武装挑衅,以促进西安事变的圆满解决。

  “恩来此行 任重道远”

  中央代表团的成员除了有周恩来、博古、叶剑英之外,随同前去的还有邓发、李克农、李涛、罗瑞卿、曾三、童小鹏等人。

  次日凌晨,鹅毛大雪还在不停地下着,那高山,那树木,那窑洞,那田地,全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不到八时,在周恩来的窑洞前已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少人是赶来送行的。周恩来、邓发、李克农、李涛、罗瑞卿、曾三、童小鹏、龙飞虎、邱南章等与前来送行的人一一道别(秦邦宪、叶剑英从外地直接去西安),由一支红军骑兵队担任护送任务。

  一匹匹战马踏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很快在漫天风雪里拉成一条线,向着远方奔去。毛泽东和朱德仍站在原地,一直盯着这支远去的人马渐渐消失了,他们才离去。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朱德说:“恩来此行,任重道远啊!”

  延安受阻 绕道而行

  延安是一座历史名城,那时是肤施县城。

  这时城内的西北军已经撤走,城里只有一些民团驻防着。从蓝家坪到延安飞机场,如果从延安城内通过,只有三四里路程,所以当晚代表团就派张子华等人进城找肤施县县长高锦尚交涉,经交涉,高仍拒绝中共代表团进城。这样,只好绕道而行。

  清早,雪停了,但天气仍然阴沉沉的,寒风刺骨。代表团的队伍踏上了清凉山的小路,向着延安的南部方向走去。这一段山路又陡又滑,人们只能牵着马徒步攀登。代表团由城外西山绕到城南的杜甫川,由杜甫川到了二十里堡,又由二十里堡终于胜利地到达了延安机场。

  中共代表团到达机场时,张学良派来的专机已在这里等候了两个小时。当时全国有专机的只有蒋介石和张学良两个人。机场上,一位穿着校官军服、风度不凡的青年军官,正在焦急地张望着。当他看到大队人马到来时,立即迎上前去。他不是别人,正是张学良派来专程迎接周恩来等中共代表团的刘鼎。

  刘鼎于1924年赴德国勤工俭学,经孙炳文、朱德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6年3月,他应张学良将军的邀请,经宋庆龄介绍从上海到达西安。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让刘鼎随同他到肤施(延安),参加周恩来与张学良的会谈。参加这次会谈的只有张学良、王以哲、刘鼎、周恩来、李克农5人。会谈后张、周两人都很满意,都非常钦佩对方,有相见恨晚之感。会谈后,刘鼎被中央任命为中央驻东北军代表。对外的公开身份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代表和张学良将军的秘书。

  这次在机场,刘鼎见了周恩来非常高兴,他说昨天飞机来了一次,没有接到又飞回西安去了,张学良将军要我们今天再来接。周恩来对张将军的好意表示感谢,并同美籍驾驶员握手致谢。由于飞机座位有限,所以周恩来指定邓发、李克农、罗瑞卿、杜里卿、张子华、童小鹏、邱南章等人随他登机,其他吴德峰、曾三等人留下来等飞机来接秦邦宪、叶剑英时再去。飞机起飞时已是下午4点钟了,天上还飘着雪花。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