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大博士弃学术清谈 疾走呼吁改写南京古城命运(2)

2010年12月30日 10: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只有建立起互信的关系,民间声音的存在,才能在客观上支持城市的良性发展

  守望金陵的同时,姚远对自己学习、生活了近10年的城市——北京也进行着细致的观察。近几年,在保护梁思成故居、东四八条、西四北大街、宣南及反对圆明园重建等重大文保事件中,姚远都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拍照、向当地居民了解情况,回到学校后又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法律法规,撰写呼吁文章。2007年他写了一篇关于什刹海保护整治的文章,提出保护之余还要考虑民生,用保障性住房将居民腾退出去等办法,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今年年初,东城区计划在钟鼓楼地区打造“时间文化城”,姚远又发表《钟鼓楼地区改造莫开历史倒车》,阐明自己的观点。

  “一支笔可能是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武器。”姚远充分运用手中的笔和身边的媒体平台,“无论是南京还是北京,大的方向已经扭过来了,但小动作不断,说明仍然存在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说过,这是中国文化遗产最危险的时代。我们做不到每一处拆迁时都冲上去阻拦,但能够传播一种正确的理念,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机制。”

  在博客里,姚远把关于南京老城的动态信息顺序归类为:政府主导、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这也是他认为合理、完善的保护模式。

  “由政府主导,也就是不能让开发商主导,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很多专家也这么认为。保护遗产、改善民生都是政府当仁不让的责任,既然是公共政策,最后的落实还得靠政府。公众发出声音,不断地监督和参与,其实是对政府内部起到平衡和修正的作用,推动它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不久前,南京市政府召开关于历史城区保护规划的专家咨询会,在邀请众多老专家的同时,也希望姚远能够参加。“我跟他们说我不是专家,但我愿意作为一个市民代表或者志愿者代表去表达我的看法。”姚远并不认为对方是重视他个人,而是尊重另外一种声音。而只有建立起互信的关系,民间声音的存在,才能在客观上支持城市的良性发展。

  为了获得这份尊重和信任,姚远很注意与政府部门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他首先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们不是来捣乱的,是来提建设性的意见的。”同时也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考虑:“政府出台一个决策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声音,如果我们的声音更有道理或更平衡些,对方也更容易接纳。”在南京老城的保护行动中,他就看到了这样的希望。

  “另外一种声音” 也督促政府不断做出反思,让保护的理念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刚开始他们认为把一些孤立的点保护起来就可以,历史街区和胡同并不重要。后来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但觉得造成仿古的也可以,专家又提出原真性的问题,保持原汁原味才是真正的保护。接下来是不是把老百姓从保护区都赶走,变得像‘新天地’那样?现在人们意识到这也是错的,没有了人就没有街区里的故事。”

  让姚远感到信心倍增的是,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正朝一个很好的方向转型,“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之心”的理念和“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16字方针,引领南京老城逐步走出纷争的困境。

  ■许多年轻人参与到文保志愿者行列,让这个力量变得更加强大

  在姚远的身边有一批古城保护的志愿者,他们虽从事不同的职业,但拥有共同的兴趣和理念。10多年前,北京拆四合院,南京砍法国梧桐,当时多为一些老学者、老专家上书呼吁,今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让这个力量变得更加强大。

  有了这张网络,姚远的触觉变得异常灵敏。前不久,逸仙村民国建筑被拆,热心市民连夜联系上了姚远,他第二天就冲回南京着手调查。有时政府官员都奇怪姚远的消息怎么这样灵通。

  既然是公众参与,就不能孤军奋战。诸如对《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意见,都是姚远和这些朋友们共同协商起草的。有时他们也会一起走访老城区,发现一些街区的问题所在,然后向政府反映。姚远并不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神圣,“如果我发出声音可能会改变它,那就去改变。声音越多,改变的可能性越大,事实也是如此。”

  对公共问题所持的态度,基于每个人的兴趣和判断力,没有道理强迫所有人都去保护这个保护那个,变成职业的文保分子,但姚远发现这样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多。

  “我在网上遇到很多朋友,他们一块去拍照、呼吁,一块想办法,这应该是大势所趋。其实,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带来的很多复杂问题并非事不关己。比如一个老城区,四合院拆完后就会拆旧楼房,如果城市以这样的规律在运行,今天拆的可能是梁思成故居,明天就可能是你刚刚买的这栋楼。历史文化街区是理解一个城市的入口,它们是城市的精神家园。如果没有它们,只剩下故宫或天坛,北京城不能成为北京城,没有这些,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可能和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建立的新的居民区没有什么不同。”

  2010年6月13日,在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姚远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评选为年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人物”。尽管参与保护行动时从未想过要获得什么荣誉,也并不认为自己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举措,但姚远感到这个称号为将来的道路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也许能感召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让他们看到只要真的去做,而且知道怎么去做,是能够取得一些成果的。”

  博士毕业在即,姚远对南京和北京的观察还将持续下去。破坏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预期的,今后也必定会出现不少的波折。在中国城市化的转型之中,这是一个很难逾越的阶段。从姚远的身上可以看到,当80后一代逐步迈入而立之年,浮躁在渐渐消退,对社会现实的担当与日俱增。就像他发觉自己站出来以后很多人都跟着站了出来,“大家跟上来,一块往前走。”

    供图/姚远

  2010年12月1日,《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让人惊讶的是,47条法规中有40处来自一个80后在读博士生的建议,他就是29岁的姚远。

  作为一名关心城市遗产保护的志愿者,姚远多年来坚持对南京和北京古城进行调查研究,为古都的保护大声疾呼。南京老城南陷入拆迁危机时,姚远参与了2006年和2009年两次紧急呼吁的发起和起草,获得了侯仁之、宿白、谢辰生、罗哲文、徐苹芳、梁白泉、蒋赞初等50多位专家学者的联名响应。两次呼吁均获温家宝总理批示,最终改写了南京古城的命运。他提出的有关古城保护的具体建议,还多次获得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南京市市长季建业等领导及省市主管部门的重视。

  本科读“国际政治”,研究生攻“比较政治”,眼下姚远的博士研究方向则是“公民参与和城市治理”。早在参评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的答辩会上,一位评委老师就曾问过姚远:“你的专业不是考古或历史学,你是如何从政治学看待城市保护问题的呢?” 他回答说:“城市保护不仅是保护物质性的城市空间,也是保护活着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社会,保护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的权利。四合院不只是私人的房产,也是属于全体公众所有的文化遗产,它的保护必然涉及公共政策,这些都是政治学的内容。”

  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里,姚远被评选为“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专家组的评价是:他走出书斋,为南京古城保护锲而不舍地奔走。

  ■2010年,新版保护规划提出对南京老城南“整体保护”,像这样的砖雕门楼将不会再被拆毁,图为金沙井民居

  ■根据2010年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门东历史街区将不再大拆大建

  ■2009年8月,经过专家联名文物认定申请,南捕厅历史街区上百座古民居得以保存,图为泰仓巷34号民居。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