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上海历史博物馆自白:我还活着,但已被拆散了(2)

2008年11月26日 17: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我的父亲去世20年后,我才诞生

  历史博物馆退休的学者薛理勇说我的父亲是20世纪30年代成立的上海通志馆。负责人是当时著名的南社领袖柳亚子。1843年上海开埠,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殖民地。1854年太平天国打过来,清政府不管事,洋人就自己成立工部局。以后租界势力一直扩张,终于成了十里洋场。我父亲的任务就是要把这段历史整理清楚。

  原保管部工作人员段炼说我还有一个父亲,那就是解放前的上海市博物馆。我的宝贝有很多来自那里,还有一些是来自考古新发现。

  解放后,我的父亲上海通志馆也换了身份。当时博物馆界向苏联看齐,1956年,我的父亲也起了一个很苏式的名字,上海市历史与建设博物馆。他还把他最宝贵的政治方面的资料统统给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我的父亲命不好,改名不到1年,就被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柯庆施取消了。

  我的父亲去世20年,我才诞生。当然,这在你们人类是不可能的事情。父亲留下了搜集上海历史记忆的种子,“文革”以后,才得以孵化成型。这一切要拜上海市文化局当时的副局长方行所赐。有人说如果不是他那么热心,我可能就不会存在。

  方老自上海解放就在文化局当副局长,分管我们文博这摊子事。他那时候应该和我父亲很熟。

  老爷子经历很传奇,解放前是老上海的地下党。上海出来的张春桥在延安办报的时候,他在上海办报,还开过药品公司为新四军提供药品。这样的人按说解放后都当大官了,但是方行却一直在文化局搞文博书画。“文革”他受到迫害,一出狱,就去文化局,问明代末年版拱花木刻彩印的画集《萝轩变古笺谱》有没有被毁。

  1981年,方老向上面打报告,申请成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也就是我。当时他给我想了两个名称,一个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一个是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他还请陆定一给我题了馆名,听说他俩私交不错。1983年上海大学历史系的一批本科生,分配到我这儿。听上海文博界泰斗汪庆正说,这也是在方行的坚持下安排的。

  经过三四年的筹备,1986年,我正式对外开放了。不过那时我的名字是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大概他们觉得我还不够成熟。

  我借用的是西郊的农业展览馆的地盘。农业展览馆也是个大家伙,他把原来陈列拖拉机的第五馆分出来给我。面积不大,只有800多平米。不过坦白地说,那时我收集上来的好文物也不多。能有个窝就不错。

  回想起来,刚开始的日子还是很风光的。去博物馆是当时年轻人一件很时髦的事情。那时西郊还有个公园,一到春天,去那里郊游的人,都坐57路车先到我这儿转一圈。我还是上海市青年轮训的基地,经常人满为患。

  当时该馆弄了张霓虹地图。上海租界地域的几次变迁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依次闪现来体现,这在今天很土,但在20多年前是新鲜事。每次那里都会围很多人。

  那地方在当时还是太偏僻,周围都是稻田,上海人会过来逮蛐蛐。

  1996年农展馆翻修扩建,更名为国际农业展览中心,和紧挨着的五星级大酒店——万豪虹桥大酒店浑然一体。大约3年前,农展馆对面开了一排小饭馆,饭馆的老板们可不知道我的故事。

  这时我已经鸟枪换炮。我,成年了

  1992年,我搬到虹桥路1286号,离市区比原来近了两站地。这里是宋庆龄陵园的东北角。我租了陵园的一个大仓库。仓库改造成两层的展馆,一层是临时展区,二层是藏室展区。总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当时的租期为10年。

  不过这地方也不全是我的。一层有500平方米的展区属于上海市博物馆的钱币馆。后来人民广场上的新馆建好,他就搬过去了。

  这时我已经鸟枪换炮,收藏有从远古到近代的文物近3万件。此前一年,我已正式挂上上海历史博物馆的牌子。我,成年了。

  有个家真好。我在那儿过了10年,我的伙计们跟着我奋斗了10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我的藏品越来越丰富。我有旗袍、杂货、瓷器、顾绣、黄包车,还弄来了铜炮。

  1994年,我推出了《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历史陈列》的基本陈列展。它按照历史顺序,列了六大块,第一部分是建立在中国土地上的国中之国,第二部分是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市政建设,第三部分是日渐近代化的城市经济,第四部分是开风气之先的近代文化,第五部分是新旧并存的社会生活,第六部分是风云激荡的政治舞台。

  这可是我的看家法宝。

  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史越来越受关注,这可不是我说的。1999年出版的大部头《上海通史》总序上说,当时关于上海史的讨论会几乎无年无之,有关上海史的西文专著如雨后春笋。英语世界最权威的亚洲研究刊物《亚洲研究季刊》,在1995年特辟上海史研究专号。

  后来,上海史专家熊月之在《上海学评议》中也说,每个城市,无论历史长短、规模大小、市容美丑,都有独特的价值。每个城市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自恋情结,在一定程度上重视自己、美化自己、强调自己、夸大自己,在情理之中。但是,现在的情况,如同《海外上海学》一书所展示的,上海史早已越出上海,走出国界,成为那么多国家、那么多学者、那么长时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不管你爱听不爱听,我得说,一个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应该有一个历史博物馆。在这种背景下,我的日子也好过多了。光1998年1年,我就办过12个展览,画画的,钱币的,都有。那时候我们还请上海最好的一批油画家,画上海历史的油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张中江】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