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在上海,他比小沈阳更火(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在上海,他比小沈阳更火(3)
2009年03月16日 08: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智力密集型”演员

  一个人撑足全场达2小时以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一停顿或者材料不够,就会立即造成冷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平时只要一遇到好笑的事,就会马上掏出笔记本,把笑话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记下来,”周立波对本刊记者说,“表演的时候很多东西就信手拈来,等于说我天天在彩排。”

  他所谓的“自己的语言”与老百姓熟悉的话语体系相当贴近,自然容易得到市民的认可。在兰心大剧院的头炮打响后,周立波开始频频受到本地媒体的关注,剧院负责人更是欣喜地发现,市场一下子就接受了这种单人清口的演出形式,只要是周立波的场次就“完全不用担心票务问题”。

  虽然说主流观众仍然是熟悉自己的中老年人,但周立波的野心是更有消费能力的年轻白领一族。为了拓展观众面,周立波每天花4个小时上网,并慢慢在表演中加入一些网络语言及流行的笑话。

  就像国外评说新闻的脱口秀那样,周立波也将紧密结合时事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几场表演过后,他把表演的主要内容定位在读报和新闻盘点上。全年的海内外重大事件被他高度浓缩,并用上海方言和俏皮话进行表达,现场“笑”果出奇地好。

  之后,他又搞春季盘点,并准备把“新闻盘点”发展成品牌节目。

  周立波不仅总结时事,更试图在其中加入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演员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舞台上讨好、迎合和仰视观众,另一种则是“用智慧带领观众”,“像智者一样站在台上,跟他们分享人生的道理。”

  他给自己定位在后者,他认为,“一个人在台上装疯卖傻的话,现代的观众是不会喜欢的。创意和胡闹是两码事,亲民不等同于装弱智。”

  如何成为舞台上的智者?周立波给出的答案是:“我想成为有知识的人。”他对本刊记者表示,“海派清口的支撑点在于庞大的知识结构。”

  周自称对逻辑学小有研究,经常能把包袱按照一定的逻辑解构成很多个“笑”点,使观众不间断地发笑;他对数据很敏感,经常在表演中罗列出很精确的数据;他有很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在研究话题的过程中注重将整个背景研究透彻。

  2008年11月16日,上海理财博览会邀请周立波做一次表演。在波特曼商城剧院,他对着台下的金融界精英大谈股票、财经和次贷危机。他对他们说,“股市没有专家,只有输家和赢家。”

  “看到一个滑稽演员能拿金融界的人开涮,台下都懵掉了。”周立波得意地回忆说,“对于金融危机,我相信我的研究水平不会比任何一个专家逊色。”

  周立波的下一个表演主题将是结合解放六十周年的《笑侃大上海》,尽管首演在5月,可这一专场前三天的门票已经售罄。

  再下一步,周立波甚至有意进军上海大舞台和国际体操中心这样近万人的表演场所,筹备“海派清口演唱会”;而他演出的音像带、连环画、书籍、公仔等一系列衍生产品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