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赴北平和谈秘闻:两赴溪口谒见蒋介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张治中赴北平和谈秘闻:两赴溪口谒见蒋介石
2009年04月02日 18:5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张治中赴北平和谈秘闻

  孟昭庚

  1949年2月,素有“和平将军”之称的张治中先生,在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的不断催促下只得从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任上回到南京,接受了国共和谈首席代表的重任,赴已经解放了的古都北平,以中共所提的八项条件为基础,与中共谈判国内和平。

  和谈前,两赴溪口谒见蒋介石

  张治中将军在率和谈代表团赴北平之前,曾两次去溪口晋谒下野的蒋介石。

  张治中第一次去溪口,是在由西北回南京后不久,为了准备行将进行的和平谈判,于3月3日与吴忠信一道前往溪口。蒋介石似乎猜出张治中此行的目的,见到张治中后劈头盖脸就是一句:“你们的来意,是要劝我出国吧?”说着,拿着桌上的报纸随手一扬,谈谈地一笑,“报上已经登出来了。”张治中不觉一怔,刚要说什么,就被蒋介石抢先说道:“他们逼我下野尚可,逼我亡命,这是不行的!我如今是个普通国民,到哪里都可以自由居住,何况是在我的家乡?!”还说:“我可以自动住到国内任何地方,即使到国外也可以,但是绝对不能出于逼迫。”

  蒋介石的几句话让张治中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的确,张治中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劝蒋介石出国。因为刚刚上任的李宗仁代总统已经痛切地感觉到,蒋介石虽然下野,但他的势力还在牢牢地控制着各个方面,使得李宗仁根本无法行使权力,处处受制。张治中此次受李宗仁之托,有意把蒋介石劝出国,这样李宗仁才能放手,也才有利和谈的进展。然而现在显然已经不可能把这种意图进行下去了,因为蒋介石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所以张治中也不敢再说些什么,只好跟蒋介石汇报一些和谈的情况。他对蒋介石说:“总裁,南京方面对中共所提八条的第一项,意见是统一的,都认为不能接受。”

  “嗯,嗯”。蒋介石见自己的声威见效,张治中也顺应了自己,语气缓和下来:“当然啦!李德邻(李宗仁)现在负的责任就是我的责任,德邻的成败也是我的成败。文白,你可以告诉德邻,我一定竭力支持他。我自己愿意终老家乡,绝不再度执政。”

  张治中在与蒋介石的谈话中碰了软钉子,直接影响到他此次的溪口之行,在随后的几天谈话中,张治中也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最终无功而返。

  张治中第二次到溪口面见蒋介石,是在南京政府接到中共中央关于和平谈判事宜的决定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团启程前往北平前夕。前往溪口的目的是向蒋介石“请求指示”,同行的还有屈武。在飞机上,张治中对屈武说:“你同蒋经国是同学,什么话都可以谈得的,到奉化后,我同总裁谈,你就同蒋经国谈,我看他对他父亲还是有影响的。”屈武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以前跟这位太子是至交,如今已是貌合神离了!”

  到了溪口,张治中拿出准备参加和谈的草案稿给蒋介石看。草案要求和谈开始前,双方就地停战,双方军队分期分批于驻在区域就地自行整编。还有好几条,没有写在书面上,是腹案。蒋介石把草案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又很认真地听取张治中将腹案陈述一遍。张治中汇报完毕,蒋介石笑道:“我没有什么意见。文白,你这次担任的是一件艰苦的任务,一切要当心那!”

  蒋介石同张治中、吴宗信来到蒋母墓道,行完礼,由墓庐的山径边走边谈。蒋介石对张治中再度表示:“文白,我是愿意和平,终老还乡”。

  “总裁这句话对和谈很重要,也可以消除党内的分裂。”张治中信以为真,于是高兴地又问道:“总裁,不知是否可公布于报端?”蒋介石说:“你斟酌吧。”

  张治中等人离开溪口的时候,由蒋经国陪送到笕桥机场。蒋经国与屈武同车。分手时,蒋经国对屈武说:“文白先生也太天真了!现在还讲和平,将来是没有好结果的,我看他会死无葬身之地的!”蒋经国这最后一句话,是其父蒋介石近几个月的口头禅。在飞机上,屈武把蒋经国的话告诉张治中,张治中呆了一下,生气道:“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要当面质问他,教训他!他父亲说一切要当心,他却说我死无葬身之地,这像什么话!”张治中回南京后,马上把溪口之行写成新闻稿发表,并应邀在立法院演说。张治中的演说词慷慨激昂,博得了全场喝采。演讲的第二日,张治中率团启程,飞往北平参加和谈。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