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上央视《面对面》 讲自己那些事儿(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当年明月”上央视《面对面》 讲自己那些事儿(4)
2009年04月13日 10:53 来源:中央电视台《面对面》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解说:2000年,石悦同学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务员。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石悦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分得很清楚,一方面他汲取各种知识经过深刻的思考建构起了自己智慧的头脑,但另一方面他又没有把这种研究当成职业,而是沿着现实的生活轨道继续平常的日子,不过他的精神旅途却从未中断过。

  记者:当时你还跟同事住在一块,住宿舍?

  石悦:对,有一个集体宿舍,大家觉得(我)不出来玩,我觉得我的世界也很简单,我就觉得我干吗出来玩呢,我觉得看看书挺好的,我又不给人惹麻烦。

  记者:你当时上班有具体的工作吗?

  石悦:有,那肯定要干完工作,回家才能这样。但是我有时候一想想,其实也很简单,说到底的话,无非就是一个你自己怎么选择,分配你的业余时间的问题。你不需要说是向谁解释,你一定要出去喝酒,吃饭,才行,其实在家看看书挺好,这只不过是我对于自己业余生活的一个选择。

  记者:那你看书的时候,种类是不是还会偏向于史书?

  石悦:对。为什么呢,历史这个东西,太深奥了。它都是最高层次的事,我无论身处在多小的房间里,我只要翻开那本书,我就是在看大海,它记述了无数人的一辈子,他们不断地挣扎想出头,想出名,有的是为了正义而奋斗,有的是为了失意而奋斗,这些人,无论他怎么折腾,最后只在这本书里,你一页纸翻过去,就能翻过无数人的一辈子。我在看一本很伟大的东西啊。所以我坐在那个小的房间里,我不会觉得自己很孤独,只不过是大多数人不明白它的乐趣,在那本书里,我可以看到很多人的挣扎、犹豫、踌躇,在那种情况下,他所受到的压力,和他所付出的努力,还有他不肯放弃,不肯妥协的勇气,我每次坐在房间里,都能看到这些东西。

  石悦:这种乐趣,是很多人无法想像的,为了这种乐趣,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娱乐你都可以忽略,很多人不理解,因为他并不知道,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东西。当我翻开书,我就能看到很多人的命运,当然大多数人看不到,他们看到的只是故事,我看到的是命运,一个人死了就不会再活回来,一个人崩溃了,就不会再恢复,一个人失败他很难再爬起来,所有的一切,都只在一张纸上。但是你是能感受到的,我感受到了。

  记者:那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想法,把你感受到的东西,让别人知道,那就是说要写下来,什么时候开始的?

  石悦:也是想了大致有半年多时间吧,我觉得看到一定程度,就像是往罐子填水,它总要漫出来的。

  董倩串场:2006年3月10号,对于石悦来说这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石悦公务员,成为了当年明月。他在自己的博客上用当年明月的网名,发表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篇,《朱元璋卷》开始了,这些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而这里也有必要横向纵向地看一下前后的背景,2005年前后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用通俗的方式品三国,紧接着各种通俗讲史的节目和书也大量出现了,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通俗说史的时代。可是当年明月的目的却不仅如此。

  记者:为什么会在这一天?

  石悦:那天我好像听到一个声音跟我说,你应该写了。

  记者:谁跟你说的?

  石悦:我不知道,这个我不是玩玄的,我真觉得是一种那么一个声音在跟我说。

  记者:不是自己对自己说吧?

  石悦:不是,那个声音跟我说,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做一件事。这件事你怎么做呢,把你所知道的,所理解的,表达出来。

  记者:那为什么偏偏是明史呢?

  石悦:这个朝代我很熟悉嘛,而且这个朝代有很多被人误解的地方。其实我很多看的人物,我感觉跟别人很不一样,我能感到他内心的情绪。比方说我给你举个例子,像嘉靖年间的胡宗宪,大明王朝的一个主人公嘛,他最后死在监狱里,他是抗倭,抗倭名将,戚继光都是他的手下,一生经历都投入到抗倭中,最后因为政治斗争被抓进牢里,最后他死在牢里,自杀。死前留下两句诗句,宝剑埋深玉,忠魂绕白云。我每次看这两句诗我很感慨,我觉得他其实有很多事,他想说他说不出来,包括我也有很多话想说,我觉得是时候,可以说一点我自己的想法,把我二十多年来,对于这个世界,对于人生的看法,表述出来,哪怕它很幼稚,哪怕它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属于滑稽。但我觉得,我应该用一个东西来纪念一下我生活过的这二十多年。

  记者:日记式的,是给自己的写的,还是给别人写的?

  石悦:开始是给自己写的,慢慢的就变成给别人写的了。

  记者:那你想写下来之后,跟别人分享什么呢?

  石悦:当然是希望别人了解。我希望得到共鸣和响应,因为一个人,在暗处唱歌,你固然会说,你很有艺术感觉,会很崇高,但是,要切记一点,沉默久了,就会爆发,爆发久了就会崩溃。一个人,在孤独的地方,自己表演,固然是可以的,但是你表演不了多久了。他希望得到共鸣,他希望得到对的承认。

  记者:我记得你说你初中读二十四史,就是希望炫耀,因为我会,我看得懂,你们看不懂。我记得马未都他说过一句话,当时我采访他,我到现在印象很深,他说炫耀,有几种可以炫耀的东西,一个是财富,一个是知识,那你写这东西的时候,有没有一种炫耀知识的感觉?

  石悦:有,还是有的,你想我不白读那么多年书了吗,你说我要有这么多知识,或者我懂得这么多东西,我还要说出来啊,那肯定还是有炫耀吧。

  记者:你看你第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很好看,为什么要加上这个?

  石悦:因为我觉得很多人都总觉得历史特枯燥,包括你嘛。

  石悦:我看历史,我感触很深,为什么我说我写历史,可以卖到几百万册,可能除了二月河的书之外,我想没有人打破这个纪录,是因为我觉得我理解它。其实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吗,是为了表达我对历史的看法。这是我真正想说的,你觉得我写的书很幽默,告诉你,其实很残酷,/明史料上留下那些人,都是276年明朝历史中的精英,但他们留下的也只有一篇传记,或者一句话。这个人就消失了,一个人你的儿子会记得你的名字,你的孙子也会记得,但你孙子的儿子是肯定不记得的。就像你应该想不起你曾祖父的名字。这是很残酷的,这就是为什么古人那么想扬名立腕,你知道吗,他们比我们想得可明白了,比我们想得太清楚了,他们知道那么多人都消失了,没有任何痕迹,留不下来。几百年后的人,再看今天,不会知道有你这样一个人的。所以我知道历史的残酷性,也知道历史它为什么会那么恢弘,那么伟大。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去写历史,因为这样写历史才有人看,我很坦率地说,历史这个东西,你不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的嘛,对吧,据说你也不喜欢历史。因为历史本来就不讨人喜欢,我告诉你为什么,历史没有大团圆结局。

  石悦:所以我用的手法,会让人觉得,看历史很轻松。

  记者:所以你定标题的时候,就是那些事儿?

  石悦:对。

  记者:这个也是反复思考?

  石悦:没有思考啊,就是一想就是这个。

  记者:你的笔名,叫当年明月,为什么起这么一个名呢?

  石悦:当是取了这样一个想法,有两句诗词我很喜欢,就是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我觉得很有意思。

  记者:比如说在网络上,这虚拟世界,你可以用当年明月,这样一个虚拟的名字,但是当他付诸于书的时候,文字,白纸黑字的时候,为什么不用本名?

  石悦:我为什么要用本名?

  记者:为什么不用呢?

  石悦:我并不想扬名立腕,也不想光宗耀祖。

  记者:你还是想躲藏在文字,和历史后头。

  石悦:因为我觉得,那写的,它不是我,我一直觉得我是个代言人。

  记者:你是觉得当年明月,并不是你石悦。

  石悦:对,惊讶吗,不用惊讶,我就那么想的。我到现在还这么想,我到现在都觉得,就是个代言人,我就用这个代言人的名字,去说出一些我想说的话,或者说我现在觉得,是有人寄托在我脑袋里,让我说出来的。

【编辑:宋方灿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