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上央视《面对面》 讲自己那些事儿(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当年明月”上央视《面对面》 讲自己那些事儿(5)
2009年04月13日 10:53 来源:中央电视台《面对面》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解说:我们可以设想出这样一幅场景:白天,他是在国家机关上班的石悦,晚上,他回到家里,走进小小的书房,打开电脑,翻开书本,他成了在电脑前敲打明史的当年明月,历史画卷渐渐展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记者:写了多长时间之后,就发现,有很多人愿意看了,甚至引起轰动了?

  石悦:差不多也是一两个月吧。

  记者:你每天都坚持写?

  石悦:每天在写,包括我现在。

  记者:每天写多久,几个小时?

  石悦:每天写三四个钟头。

  记者:三四个,那你怎么安排时间呢?下了班回来就写?

  石悦:有的时候是别人上班我上班,别人下班我加班。

  记者:要是每天都坚持,挺艰难的。

  石悦:很可怕的。

  记者:有周六、周日吗?

  石悦:我以前不休息,现在休息了。现在周一到周五写,但周六、周日也要找材料,为什么,因为这个历史史料,他毕竟是真实的,你固然也有一种好的方式表达,但是你要确保真实性。

  记者:言之有据?

  石悦:对,你绝对不能乱来,这是个问题。

  记者:/每天上班八小时,回来以后写作三四个小时,那基本上,你除了上班就是写作,你跟外界几乎没有接触,是这样吗?

  石悦:对,基本上,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吧。

  记者:锻炼身体吗?

  石悦:也很少,当然我现在要开始锻炼了,你看我都开始胖成这样了,你要是早一年找我,那时候我挺帅的,现在我只好对镜子说,你曾经是比较帅的。

  解说:事实证明,虽然《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风格嬉笑怒骂,用了很多时尚元素和流行语汇去描述历史,但其内容却绝不是所谓的戏说,为此,当年明月需要查找上千种史料,包括古本、笔记以及杂谈等等。我们读的轻松,可他写的却一点也不轻松。

  (石悦工作画面)

  记者:你写作的时候,临时查这些东西?

  石悦:我肯定我得继续查,时间、地点,对吧,包括人物的具体特点,那你得琢磨,你要是说从史料上来翻特简单,那就没有技术含量了,我后来就明白这一件事儿,情节都不重要,人物最重要,就像那个《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新片,还可以,还不错,为什么,它人物刻画得好,我觉得人物比情节更重要。

  石悦:你觉得史料浩如烟海,但是更加浩如烟海的,不是史料,是历史的看法,所以我觉得读历史最多的是什么,这些书你是一定要读的,因为我不掌握史料你就不可能拥有历史的观点,但是一定要谨慎,读这么多书,最重要就是你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看法。

  记者:看你这一套书以后,给人一种感觉,有那种,就是嬉笑怒骂的感觉,甚至还有一种很有镜头感,电影感,有悬疑色彩,故意设置一些噱头,然后等着人家去揭秘,等等,你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

  石悦:这是技术。

  记者:你包括像说到徐阶,夏言这样大首辅的时候,你都什么徐阶同志,夏言同志,为什么要用这种戏谑的方式?

  石悦:因为戏谑,才能让人把历史从那个神台上请下来,拉近了看,这是技术,因为没有这个技术,人家就不觉得这个是好看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很悲哀是什么,历史他从来就不受欢迎,为什么我跟你讲很简单,因为大家喜欢看的是故事,喜欢看你讲故事的方式。当然也有很多人他喜欢看我的书的另外一层东西,就是我想说的东西,你得自己去感觉。一本书凭技术是可以受欢迎的。但是它要受到尊敬,它必须有灵魂。

  记者:你觉得你写的这一套书有没有灵魂?

  石悦:灵魂谈不上,人性是有的。

  石悦:我书里面其实,那么多书我其实只想表现一句话,历史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是有人性的。

  记者:你在写这些历史的时候,用你的方法写历史的时候,你把自己装进去吗?

  石悦:要,你不装进去,你就无法理解它。

  记者:那你是历史的一部分吗?在这个书里面?

  石悦:对,你很敏锐,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是这本书的影子,也就是历史的影子,他包含了我的情感和看法。

  记者:我在读你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感觉,就好像在看一部电影,你是这部电影的叙述者,你就在他们身边,你在叙述着,历史是这样的一个脉络。

  石悦:对,我可能是送盒饭的吧。谈不上,但是确实我是参与者。

  石悦:历史很冰冷。你知道为什么所有犯罪里面,我学犯罪学的,谋杀是最让人痛苦的,是因为他造成的结果是无法挽回的。历史也是一样,你看到的都是无法挽回的东西,这个就特别残酷,

  记者:我读你的书,就特别有一种感受,就是你经常设置一种,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什么反响,但恰恰,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石悦:这个很悲哀,这个我称呼为黑色幽默,你也只能说是你自己幽默一下,你说当年如果是这样呢,但是你也知道它不是那样的。

  解说:开了博客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写博客不难,难的是坚持天天写,而更难的是博客上的文字出了书卖的很好还要坚持天天写。没人监督的情况下,更新不了的时候还要写上请假条。

  石悦:那个书销量也是出乎我的意料,因为现在大概三万到五万本的畅销书吧。我记得,我第一次知道自己好像还比较有名,出版商还跟我说,说你的书已经五十万册了,我说那是什么意思呢,他说五十万册的意思就是说,五年内,像你这种书不会超过五本,后来到了四百万册的时候,我问那这是什么,他说那我告诉你,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你这个书的销量可以排到前二十名了已经。

  记者:你美吗,听到这些消息?

  石悦:开始高兴,慢慢你就习惯了。

  石悦:所以很多人会认为你现在没有必要每天写,他也很难理解,你每天写,对你而言有什么意义吗,我觉得有意义。

  记者:什么意义?

  石悦:提醒你自己,你没有变。就是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说我不写了,你就会懈怠,你每天写,你就会觉得,我跟几年前,就是我这样的一个人,我没什么了不起。

  石悦:我这个人的性格,我觉得随意是这么来的,是历史教会我的。赵本山他说过,他每次膨胀的时候,他就会跑回他的老家,小山村里看两眼,他就明白了,我每次就在这里膨胀的时候,我就去看看历史书。我又像回到了那个地方,一个不大的房子,坐在里面,晚上11、12点,没有人,没有声音,这世界好像就剩你一个人,然后你在看书,然后你就看到一幕一幕的画卷在你面前展开,你就知道那么多,那么厉害的人,在历史长河中,曾经自以为非常厉害的。

  石悦:明白自己的渺小,很多时候,你才能理解,才能继续去做一些,你力所能及去做的事情。

  记者:那你的同事什么时候知道,当年明月就是石悦?

  石悦:这个慢慢的就知道,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嘛,有一天看电视,昨天中央4台的那个是你吗?我也不好说不是,太矫情了。

  记者:他们吃惊吗?他们身边隐藏着这么一个畅销书作家。

  石悦:只能说是这个,这种人好像是比较少,也没必要吃惊吧,毕竟又不是什么高级领导。

  记者:那你还有工作,包括以后你还得有自己的生活,那你光是写作了,以后这些事你考虑不考虑,比如说你父亲希望你过平常人的生活?

  石悦:开始我跟他说,我写了,他说你写它干吗。后来他有一天是在哪,看到那个《报刊文摘》还是《人民日报》,看到有一块我的报道,他才知道,因为我一直也不跟他说,我也懒得跟他说,后来他偷偷打电话给我,开头就一句话,怎么还写这玩意儿,别写了。所以说,基本上我觉得,他一直以来就这个想法,开始我还是不理解,后来我理解,很伟大,父母,他只希望你办一件事,就是你平平安安的活了,为什么,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平平安安的过完一辈子是很难的。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冷酷,包括我写这本书,我写这书里面有很多很人性化的东西,包括我说过我理解那个人,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人而言,你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有时候能得到别人理解是不容易的,就像你说一个小孩,从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过来,能顺利,很不容易。所以我觉得,如果说,你说我这本书里还有什么,是关怀,我觉得应该有一点人性的东西,理解历史人物,就是理解现代人。

  (石悦玩游戏画面)

 

  男:这个游戏是什么呢,非常有意义的东西,你可以描写欧洲历史,历史事件,而且中间有角色扮演,我玩的基本上别人都不喜欢,都喜欢玩打枪的。

 

  石悦:你知道这个时候战役怎么打吗,注意了,敌军从这面,两边包抄过来,这个时候你看它从后面的骑兵开始包抄过来,你就要集中力量攻击他的左翼,/因为他的左翼是最薄弱的,是这样的攻击方法,用骑兵发动。这面不要动,为什么,因为正面是用来抵挡对方的。

  记者:你现在还有时间玩游戏吗,一般什么时候玩?

  石悦:写到一半,可以闲下来的时候就玩一会。

  解说:这个时候的他,不知道是该叫他石悦,还是当年明月,总之当人们在纷纷议论这位畅销书作家能挣多少钱的时候,他倒是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不到30岁的石悦出名也实在不算晚,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白天你在上班的时候,你是你,就是石悦。但是回家,当拿起笔写明朝的事情的时候,你就是当年明月了?

  石悦:现在几点了?

  记者:四点了。

  石悦:交接的状态。

  记者:是每天都要有这么一个太阳升起,月亮落下的过程?

  石悦:对,我希望这样的话,其实这样是为了我自己。

  记者:就是到了一个点,你就一定变成那个人吗?

  石悦:也不一定,但是他实质上可以给我一个警醒的作用。

  记者:你快乐吗,现在?因为你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

  石悦:还行。还凑合。

  记者:你现在又是畅销书作家,你为什么还要保留你这个公务员的身份呢,因为这样生活很累,你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份工作辞了,干脆就当你的纯粹的作家多好?

  石悦:我觉得工作是工作,我爸跟我说,你出多大名也好,无论你怎么样都好,出多大风头都好,你都得有一份正经的工作。

  记者:尽孝,所以才需要?

  石悦:我自己也这么想。

  记者:就是它不影响你的写作,和你的兴趣?

  石悦:对,是让我觉得自己是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

  记者:你希望多少年以后,人们怎么提到你,历史研究者,畅销书作者,还是一个历史爱好者。

  石悦:别提我吧,别提我就行。真的别提我,我不想名留青史,也不想永远的这么大红大紫。我记得最初的时候,06年的时候,三年前,新闻周刊采访我的时候,我就跟他说,我说我不会一直红下去,我也不想一直红下去,

  在历史面前,很多事情都是过眼云烟,我一直庆幸自己到目前,还能够比较看清自己,不把自己当成什么大牌人物。就知道自己是一个没事写点东西的人,是因为我看历史,我觉得道路上,没有捷径这一说,那么如果说你平时看到的只是小的溪流,那么当你找到了一捧泉水,你会特别高兴。

  记者:那你觉得你从今以后能干别的事吗,除了写书?

  石悦:不能,我觉得不能,我觉得还就是老老实实工作。

  记者:那你这个《明朝那些事儿》你会继续写下去吗?现在已经第六本了。

  石悦:对,会的。

  记者:那写完了以后呢?

  石悦:再写别的呗。

  记者:就一直会写下去?

  石悦:也不一定,到六七十岁就不写了。

  记者:那还很远呢。

  石悦:主要我怎么想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跟大家分享人生的心得,这是镜头,对镜头说,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且不可做你不熟悉的事,不擅长的事。我就是说很多人就败在这上面了,成名之后就觉得自己牛了,我是天才,一个人说你是天才,两个人说你是天才,几千个人说你是天才,你相信我真是了,然后你就变傻了,然后你觉得我无所不能,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我办不到的事,你觉得我出去,出租车都给我让道,大人都应该站在两边,人就这么变傻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自知之明。

  董倩结尾串场:

  在与当年明月面对面的时候,我更感觉是70后和80后这两个时代的人在对话,80后作家已经是一种文化现象,而和我们这代人相比,也确实很不一样。他们对现实有很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他们不会树立不切实际的宏伟目标,但却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坚持着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更加注重自我的个性与空间,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而像当年明月这样看透历史的人,对自己的人生就看得更加透彻,所以看了这期节目后,您一定不会再觉得石悦和当年明月是两个人了。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编辑:宋方灿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