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延文:余秋雨“捐款门”与三大“文化”路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阎延文:余秋雨“捐款门”与三大“文化”路障
2009年06月23日 15:01 来源:人民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余秋雨。 中新社发 张彩林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文化批评:余秋雨“捐款门”与三大“文化”路障

  阎延文

  最近两天,对于连日来沸沸扬扬的捐款门,余秋雨先生终于开口,连续发了两篇博文。其一《警察的智力游戏》;其二《告诫友人万不可接受网上查账》。

  在前一篇中,余先生讲了一个不太可笑的笑话:将此次追问捐款真相、实施道德监督的大众批评者,巧妙地比做窥测余秋雨先生钱袋子的小偷,还是国际时尚的“洋”小偷;而捐款门则是“小偷”们偷窥“大师”钱袋的一道缝隙。

  在第二篇中,余先生先是顾左右而言他,高调介绍自己的讲座日程及陪夫人游山观景的欣喜怡然,随后在一派闲适中,突然笔锋一转,抛出一句话:“网上的事,我从不参与。”还煞有介事地“告诫友人万不可接受网络查帐”,因为“现在网上……实施经济诈骗的事,太多了。 ”原来如此!余秋雨先生所以对大众的道德追问无动于衷,竟然是把大众和喜爱他的读者们,都看成了偷窥钱包的“小偷”;所以对网络监督不屑一顾,原来是把网络监督定位为“经济诈骗”。

  至此,在大众的殷切期待中,余秋雨先生终于对“捐款门”做出了正面回应。然而,这种回应不仅不是“含泪”“大爱”,相反却相当剽悍。

  一、大众很期待,作家很剽悍,余秋雨离大众究竟有多远?

  余秋雨捐款被质疑后,一些挺余者不断抱怨,余秋雨就是个作家,为什么死盯着余秋雨的捐款不放?笔者认为:首先,正是余秋雨先生的作家身份,使大众对他的道德诚信寄予了更高期许。在中国文化中,作家是文明的守候者和传承者,优秀作家是本民族的精神花朵,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精神高度。因此,作家的人品风范,不仅是个人私德,更是中国文化的形象。相对于实业家、科学家等群体,大众对作家群体寄托了更强烈的道德期待;而作家的人格污渍和道德越界,也自然会引起大众更强烈的追问和反弹。另一方面,余秋雨捐款所以备受关注,也是余先生自己所为。早在一年前的2008年5月,余先生就通过博文方式,把自己捐款20万元的信息隆重推向大众,博文阅读达100余万次,相关内容被各大知名网站转发。一时间,大众对知名作家余秋雨的人间大爱、慷慨解囊给予了热烈认同和极高赞誉。然而一年后,余先生早已成为过去时的捐款,却突然成为悬疑,并被争议至今还未到账,大众情感当然会受到极度伤害,对余先生的道德监督和真相追问,也就在所难免。

  正如著名作家郑渊洁所说:“既然公之于众,又是国难当头的性质,捐款的真伪就应该接受读者的质疑。这是读者对作家的另一种爱。”的确,广大读者既是出于对作家的爱,更是出于对国家社会和灾区人民的大爱,才追问捐款落实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作家出示证据或说明真相,质疑声自会戛然而止,读者将给予作家更高的敬意。然而身为作家的余秋雨,偏偏不回答,偏偏要把自己祭上高高的神坛,面对公众的道德追问不屑一顾,并在两篇博文中连续使用“小偷”、“诈骗”之类的恶俗比喻,对读者的道德监督采取全面拒绝。面对芸芸众生,余秋雨先生似乎发出了一声嘲笑,你们是谁?有资格追问大师吗?态度之傲慢,行文之剽悍,实在令人惊诧。

  最近,同样受到捐款质询的麦家、阿来等几位知名作家,对大众没有指责和埋怨,而是坦诚面对,以事实和证据阐释真相,作出了负责的回答,获得了大众的尊重。这说明,大多数作家并未把自己当做高高在上的特殊群体,并不认为自己拥有拒绝大众的道德豁免权。

  相比之下,余秋雨先生的捐款追问所以激起一片沸腾,原因很简单:大众很期待,作家很剽悍,余先生和大众的距离正在越来越远。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