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怒批汉语发展三股逆流:网语外语灭我汉语(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老教授怒批汉语发展三股逆流:网语外语灭我汉语(3)
2009年09月03日 11:28 来源:中国语言文字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第三股逆流:促发展是假,扰规范是真。

  除了上述两股逆流外,还有一股隐藏得较深不易被人们一下子觉察的逆流。这就是当前在汉语的读音、书写、嵌词、造句等方面出现的无序状态。

  我国文字法第一章第三条清清楚楚地写道:“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我国宪法第一章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可是,不少人对这些法律或不理不睬,或视而不见,把汉语看作是由他们摆弄的工具。音,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词,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句子,想怎么造就怎么造。于是,社会上流行着这样的话:“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有例为证:

  例一,商店橱窗中,把“袜子大减价”写成“妹子大减价”,把“我店不坑人”写成“我店不啃人“,甚至把“卖人造革鞋”简化为“卖人革鞋”;机关办公楼内,把“副厅长”写成“付厅长”,机要处门上写着“非公莫入”;某个医院里,把“换肾”写成“换臀”……

  例二,不少文字工作者用词造句彰显所谓个性,他们想表达一个意思,既不考虑哪个词语能与这个意思适合,也不顾及读者如何理解,只图自己痛快,顺手拿来一个词语,就强迫人家为其服务。于是,不知多少词语遭到了被任意歪曲的不幸。比如,“首当其冲”这个词语,本来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可有人硬逼它表示“首先得到好处或奖励”。“炙手可热”本来是用来比喻人的,形容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可有人却用它来比喻“热门”,说什么:“‘二战’成了时下影视、美术、文学等艺术创作炙手可热的题材。”“守株待兔”本是用来讽刺希图侥幸的,却有人用来表示在军事上的固守。

  例三,一部名为《历史的选择》的电视剧中,毛泽东面对严峻的形势说道:“廉颇老矣,一饭三遗矢……”而电视的屏幕上却打出了这样一行让读者如入五里雾中的字幕:“脸谱老爷,一翻三仪式……”

  例四,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某君,竟然当着面,称对方的父亲为“家父”!错了也倒不要紧,改了就行。可是,事情偏偏不是这样:某君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理由是,当时他的眼睛是看着对方的;某负责人也替他辩护说,某君只是在“家父”前少说了一个“你”字;还有人说,某君是为了同对方套近乎,就如他在冯巩面前称“咱爹咱妈”一样。呜呼,我说不出话!称对方的父亲应说“令尊”,意谓“您的父亲”;称自己的父亲才说“家父”,意谓“我的父亲”。我堂堂中华文明用语,竟被如此践来踏去,岂不可悲!

  汉语运用得如此混乱,理所当然地引起国人的关注和批评,理所当然地引出“汉语要加强规范”的呼声!可是,当有关人士和部门认真来承担汉字规范化这一历史任务时,却有人声称,上述现象正好表明语言是要“发展”的。我认为,促进语言的发展是假的,其有意无意地干扰语言规范化却是真的。

  本文无意谈论发展和规范的辩证关系,但想说一段话提醒读者,以免上了某些“发展论”者的当。

  篮球的赛场有四条边线,比赛时又有各种规则。运动员在比赛时,均要受四条边线和各种规则的限制。但没听说哪一个优秀运动员会抱怨这些限制,因为,正是这些限制,才使他们的才华和技艺得到了发展。篮球比赛的这些限制比之于语言,就是它的规范。规范非但不限制语言的发展,恰恰相反,它正是语言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相信,汉语发展过程中,其主流是健康的,有力量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略了它的逆流,尤其要警惕上述三股逆流的汇合!

  《语文报》创始人陶本一先生大声疾呼:“全社会要像保卫黄河一样,保卫汉语!”我也想用嘶哑的喉咙大喊一声:“让我们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汉语的尊严!”

  (原载:《内蒙古日报》 <北国风光 >)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