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特科的“风语者”:周恩来也是密码专家(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央特科的“风语者”:周恩来也是密码专家(3)
2009年09月06日 14:08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父亲确实从小做木工

  口述人:涂胜华(涂作潮之子)

  我父亲是五卅运动之后去苏联学习的。他在东方大学上的是工人班,组织关系在中共旅莫支部。

  1928年,中共中央在苏联召开“六大”,我父亲是旁听代表,正好和邓颖超挨着坐,就和周恩来认识了。周恩来听我父亲说我爷爷那一辈做过竹篾匠,自己也13岁开始学做木工,1924年到上海又在恒丰纱厂做木工,就拍着他肩膀,亲热地叫“木匠”。从此,“木匠”就成了我父亲的代号。

  “六大”后,共产国际远东局开会研究中共代表团请求苏联代为培训10名无线电人员的方案。决议案副本的提议名单和决定名单中,我父亲都以首选列入。根据这一决议,1928年11月,东方大学将我父亲的名字从所有的名册上删除,停止供给,派往托尔马乔夫军政大学。其实,我父亲是到列宁格勒伏龙芝军事通讯联络学校报到,学习通讯技术。

  伏龙芝军事通讯联络学校建立于1924年,50年后才解密。直到1974年,苏联方面方才公开承认列宁格勒有那么一所学校。我父亲他们在学校里穿的不是通信兵的制服,而是炮兵的制服,那就是为了保密,绝对保守秘密,完全不让外界知道一点真相。

  我父亲的报务始终没学好,因为他以前生过脑膜炎,记忆有障碍,收报速度上不去。人家每分钟能收100多个字,他连四五十个也困难。他就专攻机务,加紧学习电台修理。

  1930年初,我父亲回到国内,住在蔡叔厚那里,跟李强他们一起搞特科电台。我父亲找来不少美国出版的无线电杂志,从中寻找新式合用的无线电收发报机图样,然后弄来可供装配的器材、零件,反复试制100瓦的新机型。

  后来的“福利公司事件”的确很险。也怪我父亲太大意了,竟然没有看到张沈川的预警,一头撞上门去。幸好随机应变。巡捕看他身穿工装,手里拎着油漆桶,一副纠缠不清的模样,就狠命踢了一脚,赶他走了。

  走进北京东交民巷,拐进一条僻静小路,我们在一个“居有竹”的小院屋内,看到墙上挂着同一个人不同年代的一排照片。

  这个人,就是李强,当年中央特科的四科科长,与其他同志一起创建了第一部红色电台。他儿子李延明写给我们的题字是:“勿忘来路,不忘其初。”

  叶孝慎 本报记者 郭泉真 梁建刚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