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羽生驾鹤西去说到金庸加入中国作协(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从梁羽生驾鹤西去说到金庸加入中国作协(2)
2009年09月18日 16: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三

  2009年6月25日,中国作家协会公布了2009年发展的408名新会员名单,其中金庸名列其中惹起广大金迷们的热议。支持者认为金庸加入中国作协表明中国当代武侠文学终于登上大雅之堂, 可使中国作协“锦上添花”;反对者认为金庸最大的问题是不肯谢幕,盛名之下加入中国作协“晚节不保”,实属多此一举。对此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表示,吸收港澳地区作家加入中国作协有利于中华文学事业的发展,其实早在1979年9月就有第一批八名香港地区作家加入中国作协,与金庸齐名的梁羽生就在其中。现在条件具备,时机成熟,非常欢迎金庸等七位港澳作家成为中国作协新会员。2009年9月8日,在中国作协第七届八次主席团会议上,金庸被正式聘请为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对此,金庸虽没有参加此次会议,但通过电话对中国作协表示,非常高兴能够担任名誉副主席一职。而金庸的助理、香港《明报》总编辑潘耀明则认为,“我觉得这是实至名归、顺理成章的一件事,金庸先生当之无愧,这样的荣誉只是一种形式”。而在此之前众所周知的是虽然武侠小说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但是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在文学大花园中地位一直不高,因而金庸加入中国作协成为今年广大读者茶余饭后的一大谈点。其实,由于梁羽生、古龙特别是金庸武侠小说雅俗共赏的贡献,大陆对金庸武侠小说是边接受、边传播和边作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的。1980年,广东《武林》杂志连载《射雕英雄传》,金庸武侠小说在红极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欧美华人界后首次正式进入中国大陆。1994年3月,《金庸作品集》大陆简体字版由北京三联书店隆重推出,表明正统文化对其武侠小说的正式认可。1994年8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将金庸排名鲁迅、沈从文、巴金三大文学大师之后,列为小说家第四名,从而表明文学意义上的金庸开始被认识。1997年11月,作为中国级别最高的现代文学选集,由著名小说家王蒙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长篇小说卷中节选了金庸名作《笑傲江湖》,武侠小说的文学地位上升可见一斑。2004年10月,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北京市部分中学生和大学生为对象所作的对于“喜欢的作家”抽样调查中,金庸名列初中生组、高中生组榜首和大学生组第三名,表明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流行而且经典。2005年12月,在北京燕山出版社、新浪网读书频道联袂推出的“世纪文学60家”评选活动中,金庸以25位现当代文学专家评分70分、数万名网络读者评分98分,最终84分的评选结果和现代散文大师周作人并列第15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金庸的文学价值。有资料表明,对金庸武侠小说的系统研究始于台湾,1980年中国首部系统研究金庸武侠小说的专著,香港作家倪匡执笔的《侠之大者——我看金庸小说》由台湾远景出版社作为“金学”研究第一集出版,1980年10月台湾远景出版社社长沈登恩又在香港《明报》刊出题为《等待大师》的广告,继续征集对金庸武侠小说的研究评论稿件。此后其主编的一套十余册的《“金学”研究丛书》的出版使“金学”研究掀起了第一个高潮。1994年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在北京成立,南开大学教授宁宗一当选为会长,金庸和著名学者冯其庸被推选为名誉会长。1995年1至4月,香港著名传记作家冷夏著的《文坛侠圣——金庸传》,从金庸一个人的奋斗史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发展史,在台湾、香港和大陆两岸三地同时出版发行并引起关注,是第一部金庸传记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详尽的金庸传记。1996年,在中国武侠文学学会组织评选的首届中华武侠文学创作大奖中,金庸、梁羽生分别荣获“终身成就奖”、“终身荣誉奖”。 1998年,金庸荣获香港市政局颁授“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在大陆,1986年冯其庸在《中国》杂志发表的《读金庸》,199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家炎的专著《金庸小说论稿》, 2008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墨著作的12册400万字的《陈墨评金庸》系列书系是金庸研究的厚重之作。在海外,则早已有“金庸学会”,更有不少学子以研究金庸做博士论文。1993年以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一直是互联网上“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目前声名最著、实力最强的金庸网站当推台湾“金庸茶馆”和大陆“金庸江湖”,这两大网站代表着目前网络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金庸武侠小说作品除了以小说形式广为流传,更被改编成众多的电影、电视连续剧、广播剧、舞台剧、漫画、动画、电脑游戏等及其相关的主题曲誉满全球。有人预言,对金庸武侠小说的研究作为“金学”将会和对曹雪芹的《红楼梦》研究“红学”一样蔚然成风。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