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夫妻情:心胸坦荡 坦诚讲杨开慧(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夫妻情:心胸坦荡 坦诚讲杨开慧(5)
2009年12月21日 11:05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共伴晨钟暮鼓

  作为中央苏区的主要创始人,毛泽东在领导中央红军接连3次打破敌军“围剿”的大好局势下,却遭遇了政治上的厄难。从1931年11月初召开的“赣南会议”起,毛泽东开始受到排挤、贬黜,他的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一职名存实亡。虽然“赣南会议”后毛泽东在全苏“一大”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但仍旧被“左”倾中央晾在一边坐冷板凳。1932年1月中旬,苏区中央局决定毛泽东“鉴于身体欠佳,离岗休养”。中央政府总务厅给他选择了休养地点——瑞金城东25华里的东华山。

  东华山只是一座孤独的小山,不算高,却是一处景色宜人的名胜佳地。山上长着翠松古柏,一座始建于宋代的古庙被掩映在树丛之中。庙堂后墙紧贴着一堵岩壁,伸出数尺的岩石成了供奉佛位的神龛。

  毕竟毛泽东的身份不同了,此次来东华山除了贺子珍之外,还多了吴吉清、陈昌奉两个警卫员。庙中居有两名僧人,他们对“毛主席”的到来看成是“佛祖降临”,尽心做了安排,腾出一间耳房给他们夫妻俩居住。

  贺子珍对于丈夫的这次“休养”,内心是非常清楚的。毛泽东并没有大的疾病,只是有些身体疲惫。而真正使他闷闷不乐形同生病的原因,是“赣南会议”挨批的愤懑和受到冷落的压抑,二者加在一起,让他真觉得有些身心倦累了。毛泽东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曾向妻子说“遵照党的意见吧”,贺子珍又好说什么呢?

  贺子珍把耳房收拾得干干净净,在一把宽椅上铺着晚间盖用的红色旧毛毯,好让丈夫能够舒适、安静地读书。贺子珍则静静地坐在一旁,当看到丈夫读得时间长了,就随他到庙外走动走动,轻声地忆谈往事,尽量使丈夫愉快起来。古庙四周范围不大,夫妻俩更多的时间是在耳房里度过。庙里的晨钟催促他们起床,暮鼓又告知他们该就寝了。在这座古庙里,夫妻俩呆了将近40天。

  宁静的东华山不是世外桃源,毛泽东也决不是桃花源中人,他的政治厄难远没有结束。1932年10月上旬,苏区中央局会议在宁都小源村召开。会议要求毛泽东离开红军领导岗位,回后方主持中央政府工作。深感困惑的毛泽东因为心力交瘁而病倒了,他向苏区中央局递交了病假报告,很快便得到了批准。一向与毛泽东交往甚厚的福音医院院长傅连暲,安排他住进了距医院不远的汀州卧龙山金沙寺。

  又是一座掩映在松柏丛中的寺庙,又是妻子陪伴着丈夫在尼姑的木鱼声和钟鼓声中,度过了20多个日日夜夜。对于政治失意、心绪不佳且疾病缠身的毛泽东来说,妻子的悉心照料和感情慰藉,成了他忘却不快、静神养息的最大因素。受到妻子的情绪感染,毛泽东的心境渐宽,变得晴朗起来。

  贺子珍陪伴着丈夫在晨钟暮鼓中调养身心,读书休息,时间最长的是在瑞金的云石山。1934年7月下旬至9月初,在山上这座树木苍翠、怪石嶙峋的古寺中,夫妻俩在乐能法师的晨钟暮鼓中,度过了50多个日日夜夜。大权旁落的毛泽东于这幽雅安静的环境里,读书养息,有时到山下走访群众,最主要的陪伴者是贺子珍。不过,在云石山古寺给毛泽东带来愉悦的,不仅有贤妻的温柔之情,还有已经3岁能够牙牙学语的儿子毛毛,这给夫妻俩平添了不少的天伦之乐。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