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高科技武装的“国宝保卫战”(图)(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水下考古:高科技武装的“国宝保卫战”(图)(4)
2010年01月04日 14:2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东海:抢救“碗礁一号”

  几件瓷器很可能就是违法分子在海上风大浪急、考古队不得不回港避风的时候,趁黑潜入作业区盗捞的。简直就是在和水下考古队明抢。

  2005年6月中旬的一天,福建省平潭县屿头乡一位姓林的渔民,像往常一样驾驶着自己的小木船,出海捕鱼。渔网撒下后,网里捕到的鱼不多,却捞上来好几件瓷碗。

  很显然,这是一处海上遗址。不过,多次的哄抢,已经把遗址破坏得很严重了,“收拾残局”成了考古队所要做的第一件事。“一片狼藉”,考古队领队张威道出了第一次看到沉船时的复杂心情:“又兴奋,又想哭。”

  水下考古工作者仍然按照田野考古规程,在遗址上布置了探方,按部就班,小心清理。

  随后,水下考古队继续对“碗礁一号” 进行发掘与修复。考古队首先取下了渔民用铁耙自制的浮标,用喷了漆的大红浮标拖着铅坠,指示在沉船的准确位置上,GPS提示的经纬度,被标在了水下遗址的分布图上。为标定沉船位置,首先是固定好入水绳,入水绳设置在沉船的东、西两端,遗址基线布置在船只的纵轴上,两端分别与入水绳相连接。

  抽掉沉船周围的泥沙,让船身整体暴露出来,是发掘工作的第一步。淤泥的抽取,采用气升法进行。用空气压缩机将高压空气直接压入水下抽泥管,利用气压差原理,将淤泥提升到水面工作船上。为防止小件文物遗失,抽泥管的出口处,设有过滤装置。

  抽掉周围的泥沙,沉船的样子基本显现出来:船头朝向,东偏北,甲板以上已荡然无存,船尾靠西的位置可清楚地看到炸药炸过之后留下的大洞。船身的中部,被挖了—个更大的洞,长度达6.9米,横跨了6个舱位,部分隔舱板丢失或移位,船体右舷板破坏严重,未发现连续的船舷板。依据盗掘的面积和船舱的位置分析,被盗的文物不少于两万件,损失惊人!

  清理掉表层淤泥之后,沉船的整体身形渐渐显露出来。该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刃”,两弦船板呈弧形,船口部外撇,形成了一条刚劲的弧线。12条横隔板,把船身分为13个水密隔舱,一根纵向主干和若干条横肋组成的“龙骨”将整条船紧紧地联结为一个坚固的整体。船壳由三重木板构成。

  正式发掘一开始,海底环境便开始恶化。因为盗掘者的破坏,原来海底长期沉积形成的一层硬壳被打破,水下作业人员稍一活动,下层稀软的淤泥就会不停地泛起,再加上每天的潮起潮落,海底流速加快,能见度一下子就降到了50厘米左右。几十厘米的能见度,给水下摄影师李滨又出了一道难题。在水下流速很高的情况下,他调整好姿态并保持不动,凝神屏气,按下快门。同—位置连续拍下几张照片,并保证这些照片经拼接后,丝毫不露痕迹,这不是容易做到的事。

  台风袭来,考古队的工作被迫停止,然而当台风过后,考古队员再次潜入海底,他们惊呆了:几件瓷器很可能就是违法分子在海上风大浪急、考古队不得不回港避风的时候,趁黑潜入作业区盗捞的。简直就是在和水下考古队明抢。“我们不得不加快进度。”副领队林果说。考古队感到最急迫的,是要把瓷器尽快打捞出水,以断绝盗捞者的觊觎之心。他们是在和盗捞分子抢时间。

  情况严峻,为确保水下文物的安全,张威和林果商量后,决定改变原定计划。新一轮发掘,采用分区分段发掘的方式,将沉船遗址分为几个区域,一个舱位一个舱位逐舱清理,并第一时间将文物提取出水。为了加快速度,他们请来了职业潜水员协助工作。职业潜水员在考古队员的指导下,利用大型抽泥机,清理遗址周围1米以外的大面积淤泥。水下考古队员利用小型抽泥机,完成遗址内淤泥的抽取和清理。新计划实施以后,很快在沉船的东、西两个区域又发现了几个未被破坏的舱位。

  从福建地区的考古发现来看,除泉州宋代海船、定海白礁l号遗址和定海湾的其他水下遗址之外,已知的还有长乐大祉沉船、泉州晋江清代木船、晋江深沪湾“沉船窟”遗址等。这些发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

  本报记者 程 竹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