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长子谈郭德纲:只要能抬高相声,我不眼红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马三立长子谈郭德纲:只要能抬高相声,我不眼红 (2)
2010年01月25日 14:37 来源:北方网-今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谈《乌盆记》:京剧要是失传了,我们就是罪人

  2008年的一天,马志明与天津电视台戏曲编导马骞聊天时,后者撺掇他“票一出戏”。“票”什么呢?原想“票”一出《艳阳楼》,穿上高登的厚底靴过把瘾,怎奈年纪不饶人,心脏又搭了俩支架,唯恐招架不住,顶多演个小花脸,一不勒头,二不穿厚底靴,角色以台词为主,与相声异曲同工。想来想去,只有《乌盆记》最适合。当时也没想怎么样,就是玩玩而已。马骞与沪上名角王珮瑜很熟,当即拨通了她的电话,双方一拍即合。又拉上菊坛数一数二的铜锤花脸邓沐玮饰演包公,评书艺术家单田芳交待故事,马志明、黄族民的相声“猜戏”开场,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贺岁舞台剧《乌盆记》初见端倪。

  《乌盆记》首演于2008年12月21日,20日才聚齐京、沪、津三地人马,21日上午响排了一次。“京剧好就好在这儿,尤其是现在的传统戏,与我小时候学的一模一样,都是程式化表演,只要做过科的都能配合得上,所以当晚就登台演出了。”演出中最出彩之处是马志明饰演的八旬老翁张别古,在带领王珮瑜饰演的“冤魂”三进县衙时的台词,大量运用相声的包袱和手法,同时加进一些现代语汇,什么“金融危机”呀,“医疗保险”呀,“拆迁”呀,“山寨”呀,亦古亦今,令人忍俊不禁。其中有些台词甚至是马志明临上场时,大家七嘴八舌凑起来的。

  马志明认为,《乌盆记》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创作氛围好。因为大家都是抱着一种宽松平和的心态,毫无心理压力,表演十分松弛,“拿我来说,一个玩票的,演好了不可能,演不好也无人怪,更无人拿我与朱世慧、孙正阳这些名丑相比。更重要的是,我们想通过京剧、曲艺与评书的跨界合作,推动一下京剧艺术的普及,让相声迷们也喜欢上京剧。虽然京剧要恢复到我小时候的盛况已经很难,但能做多少工作就做多少。京剧是咱们的国粹,如果失传了,我们就是罪人。”

  谈马氏相声:任何人也不敢照搬老头儿

  谈起“马派相声”,马志明称:老头儿不承认“马派相声”之说,只认可“马氏相声”,“马氏相声的形成其实是老头儿的功劳。我爷爷马德禄,外号‘相声公司’,他与周德山等8人被称为‘相声八德’,会的段子特别多,特别火,爷爷本希望下代出个白领,我大爷也确实到公司当过职员。但爷爷一死,父亲他们老哥俩儿又得去说相声。父亲也没按爷爷的要求做。他是那个时代的改革家。比如相声《开粥场》,一般人表演的都是大路活儿,一上来就吹嘘自己怎么有钱,劝业场都是他家开的;老头儿却能塑造出一个马善人的形象,使这个段子有了深意。为此他费了很大功夫,总想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真正形成马氏相声的是老头儿,我继承得也不行。为什么?环境不同了。旧社会他不演就养活不了老婆孩子,现在我们已无衣食之忧,用功程度和实践机会比那一代人差多了,人也变懒、变娇气了。”

  马志明认为,由于马三立在观众心中的位置和声望,任何人也不敢照搬他使活儿的手法。他说得多温,多不可乐,也得竖着耳朵听,准知道老头儿最后会抖出一个脆响的包袱来。换个人学他,说不到一半,就得让观众轰下台去。“我也不敢。老头儿的段子,我拿过来起码要精简一下,让它更紧凑,节奏更快。像老头儿在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晚会上,就敢问‘我值吗?’台下观众齐呼‘值!’换我吓死也不敢问,你问了,没人搭理你,尴尬不尴尬?就这一个字,是对老头儿一辈子的评价,值大发了!”

  从马三立相声表演的“温”谈到“慢娱乐”问题,马志明说,现在的文化娱乐形式多种多样,吃东西都讲究快餐,一个相声三分钟要让人乐七八回,老一代人的温段子很难再让人坐得住。但节奏太快了,演员、观众都受不了,还得适中,还得给观众一点闭眼咂滋味的时间。所以他想通过《乌盆记》,让观众接受一种“慢娱乐”。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