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壁画:如凤凰浴火穿越千年涅槃重生(图)(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麦积壁画:如凤凰浴火穿越千年涅槃重生(图)(3)
2010年01月28日 13:49 来源:兰州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美丽的佛教造像群。 中新社发 满会乔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面“壁”十五年

  杨晓东的宿舍在麦积山对面百余米远的半山坡上,透过窗子,便可以看到静谧的麦积山。

  2010年1月,一个普通的清晨,匆匆吃过早饭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馆员杨晓东如过去的15年一样,提着水壶,背包里装上了一天的干粮——方便面、牛奶和香肠,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登上栈道,钻进了麦积山石窟127窟,开始了一天的壁画临摹工作。

  “从宿舍到127窟大概要40多分钟。”身材微胖的杨晓东一边飞快地走在木梯上一边笑着说,“每天早晚各爬一次山,可以赏风景、多思考,另外对身体也是一种锻炼。”他仿佛一个苦行僧一样穿行在曲折的山路之中,走过了5000多个日夜。

  打开127窟外面一道朱红色的大门,里面还有一道钢制的铁栅门。“这是特窟,所以有两道门保护着。”杨晓东说。4米多高的洞窟内,木板和铁管搭建而成的两米高的脚手架环绕着一尊北魏时期的佛像。脚手架上面,就是画师杨晓东工作的地方。洞窟内一盏节能灯在幽暗的洞窟里散发着阴柔的冷光,四壁和穹顶的大型经变画隐隐可见。桌子上散乱着画笔、调色盘和颜料。

  墙角悬挂着湿度测试仪,上面的墙体大面积剥脱,已经露出了暗红色的岩土,壁画边缘有水流冲刷过的痕迹。“壁画最大的威胁就是潮湿。以前山上的溪水渗透进来,严重损毁了壁画,127窟最为明显,在洞窟内放抽湿机,每天至少抽出一盆水。后来所里将山上的溪水引流,渐渐才有了改观。但气候潮湿,要想避免壁画遭受更大的损毁,只有临摹下来。”杨晓东说。“你看,这里老鼠闹得也挺严重的。”杨晓东举起一支被啃噬得破损不堪的颜料说,“还有的时候一掀开画板,一条蛇就盘踞在下面吐着芯子。”

  在被那些蒙尘的佛像和斑驳的壁画所包围、被鼠蛇所侵扰的孤独日子里,杨晓东从最初的害怕、拒绝,渐渐地接受甚至喜欢上了洞窟里的一切。“是麦积山壁画深邃的艺术内涵震撼了我,壁画上鲜活而有意境的画面越看越让人神往。我当时给自己立下了决心:一定要把127窟里的壁画全部临摹下来!”

  每天,杨晓东来到洞窟后的第一件事是静坐。

  “我就面对着当天要画的壁画局部反复看,人物的五官、发髻、衣着和动态等等,至少要看上半个小时,有时还要参考当时的文献来判断模糊缺损处原作的状态,再动笔还原出来。”

  《西方净土变》是杨晓东在127窟内临摹的第一幅巨作。

  这幅壁画是我国石窟寺中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为翔实的一幅经变壁画。画中人物、建筑、树木、花卉等应有尽有,宝盖、殿堂、高台栏杆城墙等千姿百态形象各异。画中人物形态灵活、惟妙惟肖,纤细的眉眼处细腻的笔锋至今看来仍颇为传神。

  “面对这幅壁画,我不知道自己琢磨、观察过多少遍了。有时感觉自己融入了壁画中的角色,能从整个壁画前呼后应、情节关联的情景中,真切体会神情各异的人物的状态。”杨晓东说。

  渐渐地,他感觉自己不是在临摹绘画,而是在心的引领下,用画笔去感悟和朝圣。

  “总面积近10平方米的《西方净土变》1∶1原作临摹一共历时两年半才完工。”杨晓东说。

  “最难临摹的当属穹顶的《东王公西王母遨游太空》一幅。要把脚手架支高躺在上面仔细观察,再翻转身来在画板上根据记忆一点点临摹下来。画面的比例要精准,有的时候容易忘记,反反复复几个来回甚至一天才能画出一个人的局部。”

  从23岁开始,杨晓东便在这麦垛一样的山崖中幽暗的洞窟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调色、上彩、临摹绘画,千百次地琢磨,思索。这15年,是他面壁修行的15年。

  古壁佛画苦难工。古壁画的临摹,并不像一般的绘画那样简单轻松。15年的临摹生涯,让他对壁画临摹及壁画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临摹古代壁画,不是机械地照搬和照猫画虎式的单纯摹仿,而是研究、认识、创造的过程,没有深入的研究,就不会有客观全面的认识,没有认识也就无法临出成功的壁画作品,更难找到正确的艺术方向。

  15年,在历史中是微小得可以忽略的刻度,但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却又是如此漫长。为了抢救珍稀的壁画,杨晓东用手中的画笔与时光赛跑,抢救性地临摹完成了127窟《西方净土变》、《子本生》、《七佛图》、《萨垂那舍身饲虎》、《东王公西王母遨游太空》、《涅槃经变》和《维摩经变》以及135 窟的北魏时期的《一佛二菩萨》等上百平方米经典画作,其中10平方米以上的鸿篇巨制达7幅。

  “现在我觉得自己能天天守着麦积山壁画,是一种幸福,我已经把这里当做家了,能坚持15年,我觉得就是一个‘迷’字支撑着我。”杨晓东笑着说。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