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明月:在历史写作方面,我只能算一“票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当代明月:在历史写作方面,我只能算一“票友”
2010年01月29日 13:44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翻开书,我就能看到很多人的命运

  身为公务员,石悦平时不喝酒、不吸烟、不泡吧,惟一的业余爱好就是在家看书,看史书。“历史这个东西太深奥了。我无论身处在多小的房间里,只要翻开书,就觉得是在看大海。书里记述了无数人的一辈子,一页纸翻过去,就能翻过无数人的一辈子。所以,即使我坐在很小的房间里,也不会觉得孤独。这种乐趣是很多人无法想像的。”

  谈到为什么喜欢历史,石悦说:“每当翻开书,我就能看到很多人的命运。其实父母对我的教育基本上是比较懒的。他们不用带我去公园玩,一星期可能去一次,他们上班了就把我关在家里。由于被关得久了,我也就不太想出去了。我五岁上学,父亲送我《上下五千年》,在后来的7年里,我读了12遍《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起码让我弄明白朝代是怎么回事,但是它写得很粗,没有细节。到了初中,我出于虚荣心开始看二十四史,只因别人看不懂。”

  就这样,一个初中生从《史记》开始看,陆陆续续大概用了7年的时间读完了二十四史。石悦回顾自己当年从中收获最大的,就是明白了历史。“故事太简单了,会写故事的人一大把,但是懂历史的人很少。”

  多年来,石悦从不做读书笔记,每天只看两个小时,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不过,历史书我是‘戏读’,当时看的全是有断句的横版,如果那时就看繁体竖版的话,肯定不会有现在的当年明月。”

  然而,让人们出乎意料的是,从小就喜欢历史的石悦,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却并没有填写历史专业,而是由父亲做主,填了法律专业。之所以没有选择历史系,石悦称是因为不好找工作。“还记得填写高考志愿时,是我爸跟我一起去的。我当时想,你只要不给我填写航天系就行,那玩意儿我实在没办法弄清楚,因为我数学特别差。”

  身为独生子女的石悦,从小就衣食无忧,顺顺当当,于是他不属于生活坎坷的寒门学子一类;跟着感觉走没有远大目标极具现实感,于是他也不属于豪情满怀的理想主义者一类。成长时期似乎没有什么精彩故事和特别优势的石悦就这样考上了大学。

  走进大学校门之后,石悦开始读明史。因为他觉得,“明史的史料最多,离我们又比较近。所以我一直在想,包括我看其他历史也很多,那我也可以写其他历史,都无所谓。但是,其实我看什么书,是延续了一个准则,那就是前进。”

  石悦说上大学时,他经常上自习到晚上11点多。“自己在教室自习,自习完了出去。那时候教室没有人了,路上也没有人了。我记得是秋天,晚上很冷,我就在路上往宿舍走,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哪怕是出去玩的人都回来了,只有我自己。那个时候,我感到一种无比的喜悦,我感到我在不断地向前进。”

  他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很多种选择。最低的是温饱,然后是利益、钱,超越钱的是名望、权力,超越这些所有东西之上还有一样东西,就叫智慧。你到这个世界上来,应该有这样一个觉悟,就是你终究是要死的,无论多厉害,无论多牛,无论多么嚣张,都有终结的那一天。那么,在这段时间里做什么呢?不断地看书,懂得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律,那是一种无比的喜悦,狂喜。”

  石悦说自己上大学那几年,在外面吃饭的次数都能数得出来。“很多时候我也不怎么吃饭,很多人说我像神仙一样,找不到我这个人。其实,我就在教室里上自习,或者看书。每次同学们说,老好玩,老好玩,我真不觉得。我是一个被排斥的人,但是我不觉得孤独。因为我知道我懂得越来越多。”

  然而,在象牙塔的几年里,石悦称自己其实看得最多的并不是历史,而是量子物理。“我没有间断过看历史,但是我也喜欢看量子物理。因为我记得看普兰克的一个传记,看到爱因斯坦的那句名言,上帝不扔色子(骰子)。然后,我就开始考量这个概念问题,包括量子物理里面的细致问题,包括很多学派等。我还看精神病学等书籍。”

  2.慢慢变成给别人写了,就应该写得好看

  从2005年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带动下,其他各种通俗讲史的节目和书大量出现。就在人们高呼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通俗说史的时代时,石悦喊着“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的口号,开始写明史。之所以决定写明史,只因“这个朝代我很熟悉,而且这个朝代有很多被人误解的地方”。

  石悦坦陈:“开始是给自己写的,慢慢地,就变成给别人写的了。我希望别人了解,希望得到共鸣和响应,还有承认。”

  2006年3月10日,这一天,石悦成为了“当年明月”。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的《临江仙》。这是一首伤感的怀念昔日恋人之作。而“当年明月”这个网名恰恰来自于此诗。

  他在自己的博客上用当年明月这一网名,发表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篇,《朱元璋卷》开始了。这些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并且,他在引言中写到:“我很喜欢历史,喜欢那些过去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回味,在我第一次接触历史的20年之后,我开始动笔,写给我自己,也写给所有喜爱历史的人。我想写的,是一部可以在轻松中了解历史的书,一部好看的历史,仅此而已。”

  自此,白天上班,他是石悦,顺德海关公务员。晚上一回到家,当拿起笔写明朝的事儿的时候,他就是当年明月。“发表的时候不想用本名,因为不想扬名立万,也不想光宗耀祖。我一直觉得我是个代言人。我就用这个代言人的名字,说出一些我想说的话。”

  历史何其深远,爱好者甚众,而历史典籍对普通读者来说,的确有难度。一样是说史,但石悦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的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的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历史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很多认识石悦的人都说:“怎么也没想到,那些文字、那个笔体是你写的。”

  石悦成功从现实世界的公务员进入虚拟世界成为网络红人,还有了自称“明矾”的粉丝。面对每天都坐在电脑前等着看他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明矾”们,石悦交代说:“史书上的史实,我是没有能力质疑的,那我就在写法上突破。我努力使自己切身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想历史人物所想,这就是‘好看’的原因。”

  的确,《明朝那些事儿》写得有趣,易解,有剧情,有悬疑,有冷不防的幽默。即便是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都不会有阅读障碍。

  于是,《明朝那些事儿》红了,当年明月红了,石悦红了。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