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实现全产业链的价值 品牌空间还有多大?(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印象”实现全产业链的价值 品牌空间还有多大?(2)
2010年02月25日 15:22 来源:南国早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印象·海南岛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印象”的账怎样算?

  全产业链的价值实现

  “我们是农民,我们是演员,我们是少数民族,我们是大明星……”300多个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汉子集合,大声喊出“印象·丽江”的开篇台词。这一喊,城里来的观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平日里不起眼的农民,竟然可以这样自豪骄傲地喊出自己的尊严和心声,这种朴实和光荣给人的震撼力远远超过一个艺术家的设计,一次灯光的漂亮,一次服装的绚丽。

  据“印象丽江”的总经理徐涌涛介绍,“印象·丽江”的演出团队共有500多人,其中大部分为当地农民,有不少还来自边远山区。演员工资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有了很大作用:2009年演员平均月工资为2500元,主要角色能拿到4000元,远高于当地1000元的平均月薪;4年前,全体演员只有一部手机,而现在每人都有手机,新添了35辆摩托车,还有18个人开上了私家车。一个海拔3100米的彝族村庄叫“23公里 ”,从地名上就能看出其偏远。4年前,全村穷得连水电都没有,人均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元,但靠着喂养“印象·丽江”演出的100匹马,全村20多户一举脱贫致富,全村年收入80万元,人均家庭年收入增加40多倍……

  像“印象·丽江”一样,实景的大场面中,演职员阵容都很庞大,“印象·刘三姐”演员700人,“印象西湖”500人,“印象·大红袍”450人——这是“印象”产业链的最前端,直接解决了近3000名演职员的就业,创造了巨额演出收入:

  “印象·刘三姐”7年演出2000多场,仅2009年就演了497场,观众达130万人,最低的票价188元,最贵的总统票688元,年演出收入超过2.6亿元;

  “印象·丽江”自2007年摆脱亏损后,演出收入逐年倍增,2009年演出900场,共有140万人观看,演出收入超1.5亿元,净利润7300万元;

  “印象·西湖”从2005年开始研发,前期对演出的环保投入大,2008年才公演。当年实现利润2700万元,2009年利润达到4300万元,今年有望借上海世博会的利好,实现利润5500万元……

  在“印象”产业链的中端是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杭州每年有4000万游客,但许多客人都是游完西湖就离开,为此,杭州提出“241工程”——让游客多留 24小时,为全市多增加100亿元收入,而“印象·西湖”就是能让游客留一晚的理由。据杭州印象西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王林介绍,“印象·西湖”不仅与城市的气质相吻合,能加深游客对城市的理解,而且观众中三分之一为境外游客,每个人多花2000元,就能带动杭州几亿元的收入。

  “印象”产业链的终端还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印象”的舞台和演出将是一个有待开发的会展平台。王林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对他触动极大的事:

  去年一个台湾公关公司找到杭州印象西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要求以60万元的租金连包两场“印象”演出。当时公司还暗自高兴,这个价钱高于平时的演出收入,很合适。演出那天,让印象西湖管理公司的人大出意外,更是大开眼界:演出竟然成了大众汽车公司的一个新品发布会,全球经销商远道而来,全场都铺上了红地毯,再加上从五星酒店定制的冷餐,西湖边上的整个场面极具诗情画意。尤其是当汽车从水中的舞台冒出来,紧接着又是“印象·西湖”的表演,大气、唯美,仿佛整场演出都是为汽车新品量身定做。台湾公关公司也得到了2000万元的策划费……

  60万元和2000万元,是价值的差距,更是观念的差距,印象西湖公司顿悟了,看到了这个舞台的价值,今年将利用世博会进行会展推广。

  在这些价值收益的背后,投入又如何呢?有人曾批评“印象”投资大、浪费多。对此,王潮歌认为:“‘印象’堪称全世界最便宜、性价比最好的演出!“印象” 系列的投资,小到4000万元,多到1.8亿元,这包含了所有的基础设施、艺术创作和演出团队的费用。”以“印象·丽江”为例,总投资8700万元,相当于建了个2000座位的剧场,改善了停车场和景区外围设施,增加了灯光、音响、舞美等剧场设施,还养活了一个520人的演出团队……

  在阳朔,考察“印象”的投资商碰到了一位出租车司机,他的儿子当导游,妻子在“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场外卖小食品,全家人都吃“旅游饭”。得知客人为投资“ 印象”而来时,司机真诚地说:“尽管我一辈子不会见着导演,但请替我们全家谢谢他们,没有‘印象·刘三姐’,就没有我们全家现在的生活。投资‘印象’是做大好事。”司机质朴的话,让投资者思考良多,坚定了投资信心。

  观察员点评

  谢伦灿:“印象”的商业模式基本成熟——雇用本地人为演员,白天干自己的事,晚上干“印象”的事;利用演出品牌的能量带动搞活一方经济,借力当地政府全方位支持,展开品牌、旅游、文化与经济的整体营销。“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很多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但“印象”系列因为有政府大力支持,与当地的“旅游政绩”相结合,又有民间投资的垂青,所以印象 “不差钱”。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应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多渠道融资,包括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政府产业基金、上市等,做大做强“印象”。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