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Ⅰ号被疑为明末走私船 估计有6万件瓷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南澳Ⅰ号被疑为明末走私船 估计有6万件瓷器
2010年04月13日 13:53 来源:新闻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南天顺”打捞船在现场工作。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昨日清晨,南澳岛云澳镇布袋澳码头静谧而安详,碧波万顷的海面送来阵阵海风,身型巨硕的“南天顺”打捞船在迷雾中若隐若现。去年9月,广东文物保护部门宣布打捞这艘古沉船,然而由于气候原因并未有实质性动作。如今,南海迎来最佳打捞期,打捞工作正式启动,预计将于6月底结束。

  沉入海底400余年的 “南澳Ⅰ号”充满了离奇和神秘的色彩。2007年,一次偶然的经历让这艘千年沉船被世人知晓,先期出水的100多件瓷陶器让文物专家喜出望外,沉船被冠以“南澳Ⅰ号”这个承载期待和光荣的名字,使打捞事宜纳入了议程。

  负责此次“南澳Ⅰ号”水下打捞的考古队领队、考古专家崔勇对晨报记者表示,打捞船已在“南澳Ⅰ号”沉船海域完成定位,潜水打捞工作正式开始,预计整个抢救性打捞工作将于6月底结束。

  至于万众瞩目的出水文物,崔勇表示将由广东省文物局择日集中向外界公布,预计在4月底和5月中旬分两次集中展示。或许,届时“南澳Ⅰ号”身世之谜才会最终破解。

  边防官兵现场警戒保卫

  站在布袋澳码头沙滩上远眺,海面上漂流着一层薄雾,一条硕大船只的身影在岛屿与半潮礁之间若隐若现,距离码头约有2公里的距离。晨报记者租了一艘摩托艇朝着有船只身影方位驶去,船身上“南天顺”字样逐渐变得清晰可辨,前方便是明朝古沉船“南澳Ⅰ号”打捞现场。

  海面上海风飕飕,尽管身形庞大的“南天顺”稳如泰山,但摩托艇却在海面上摇摇晃晃。借着高倍相机镜头,记者注视着“南天顺”打捞船上的举动。上午10时左右,2名身穿潜水服的队员潜入水下,大约半个小时后,一批下水队员出水。随后,另有一批队员再次下水作业。

  晨报记者从云澳边防派出所获悉,由于“南澳Ⅰ号”古船遗址距南澳岛最近距离约2公里,其所在位置水深约27米,船只很容易到达并进行潜水探摸。2007年,正是当地群众向边防派出所举报有人非法打捞水下文物,沉睡400余年的“南澳Ⅰ号”才有机会重见天日。

  云澳边防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边防官兵将承担打捞期间的警戒保卫工作,4名派出所官兵将日夜驻守“南天顺”打捞船,以确保水下文物安全。同时,公安边防摩托艇将在打捞海域执行巡逻警戒,随时驱离靠近的不明船只。

  新设备可水下考古1小时

  晨报记者近距离观察发现,考古队员潜水时借助了一个固定在“南天顺”打捞船上的下水平台,潜水员随平台一同潜入水底时并未携带笨重的氧气瓶。据相关人士介绍,该平台不仅能帮助潜水员顺利潜入水底,同时方便文物打捞以及带出水面。

  此外,“南天顺”打捞船除增添下水平台以外,还特意为潜水员配备了2套价值100多万元的设备,以减轻水压变化对人体的伤害。来自广州打捞局的黄医生介绍,这两套加压设备名叫“1500C型应急潜水系统”,主要用于水下考古人员出水后进行加压再逐步减压。

  黄医生还透露,此次“南澳Ⅰ号”水下考古还将采取不同于以往携带氧气瓶潜水的方式,而改用带管充气办法。具体操作时在水下考古人员身上携带一条氧气管,气管连着打捞船上的充气箱,通过充气箱和气管给下水人员提供氧气。通过这种潜水方式,可比以往携瓶潜水延长一倍的作业时间,达到一个小时左右。“使用新设备后,将大大加快水下作业的速度。”考古队领队、考古专家崔勇表示,水下考古队首先要在船体上部及船体附近区域布设水下探方,然后按照水下考古作业流程逐层进行考古清理、测绘、摄影,最后进行文物提取工作。崔勇介绍,文物搬上打捞船后,将对其进行编号和用纯净水脱盐处理,避免文物不适应环境而出现变化。

  沉船不适合整体打捞

  在被命名为“南澳Ⅰ号”之前,沉船有一个同样响亮的名字“南海二号”。2007年,“南海一号”打捞使用了诸多先进理念,不仅对沉船进行整体打捞,而且用一座“水晶宫”将“南海一号”整体保存起来。

  对此,崔勇对晨报记者表示,由于沉船遗址所处地带暗藏礁石,而且其所覆盖的淤泥不如“南海一号”厚实,缺乏整体打捞的条件。“南澳Ⅰ号不适合进行整体打捞,沉船将被回填覆盖。”

  崔勇表示,在通过清淤发现船体的具体状态后,才能确定具体打捞方案。有知情人士表示,与“南海一号”相比,“南澳Ⅰ号”无论是研究价值还是规模都稍逊一筹,“整体打捞一个起来就够了,其它沉船只要把文物捞起来就可以了。”

  崔勇曾进行了水下探摸,据暴露出来的隔舱板和船体上部凝结物的状态判断古船处于正沉状态,初步判断其长度不小于25.5米,宽度不小于7米。古船的上层结构已不存在,但除船体中部的两三个舱体外,其他部分及舱内船货保存较好。

  文物出水后还要再泡水

  “南澳Ⅰ号”正式启动打捞,或许能打开了一座海底的文物宝藏。南澳县博物馆馆长黄迎涛介绍说,在沉船附近打捞出水的文物跨越宋、元、明三个朝代,估计“南澳Ⅰ号”附近还有其它沉船。按照乐观估计,“南澳Ⅰ号”上装载的瓷器至少有1万件,甚至有6万件之多。

  4月9日,“南天顺”打捞船定位后启动打捞,水下考古工作者已陆续打捞出部分文物。不过,崔勇对此显得非常谨慎,表示“根据上级要求保密原则,不得擅自对外公布。”崔勇介绍,随着打捞的进行,海底文物将逐步出水,经过简单处理后由边防战士运往南澳县博物馆进行脱盐等处理。

  在南澳县博物馆一楼,黄迎涛向记者展示了修建完毕的3个脱盐水池,水池长约10多米,宽约2米,深度超过50公分,共蓄满33吨水。

  对于即将进入博物馆的海底珍宝,黄迎涛心情显得非常激动,在发现“南澳Ⅰ号”之前,博物馆馆藏海底古陶瓷一共才20多件,而“南澳Ⅰ号”首批出水文物便多达138件,其中有10件青花瓷盘的盘心绘有牡丹、莲花、麒麟、仕女和汉字等图饰,可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据此前专家研究初步断定,“南澳Ⅰ号”年代为明万历年间,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青花瓷器。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