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历史建筑是城市的"根"(图)(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历史建筑是城市的"根"(图)(4)
2010年05月25日 13:52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何镜堂设计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一些城市为了迎合某些人,邀请外国的建筑设计师,追求“奇”和“怪”。许多城市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建筑,都有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参与。不少建筑设计师发出感叹,中国的建筑市场正成为外国设计师的“试验场”。“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思想,误以为先进的建筑就是求奇求怪,追求与众不同。”何镜堂透露,当初在中国馆设计项目招标时,考虑到中国馆要与中国的文化理念相结合,所以最终在国内和海外华人建筑师中征集方案。

  一方面我们没有给我们的后人留下多少足以成为经典的当代建筑,另一方面我们又拆掉了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美的、文物级的建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历史建筑消失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何镜堂对这种现象也表达了忧虑之情:“城市本身是个整体,历史建筑代表了这个城市的发展脉络,如果全部拆除,这个城市就失去了‘根’。”何镜堂认为,在城市建设中,死抱传统不行,一味创新也不行。要将历史传承与现代美学要求相结合,通过学习、创作,不断领会。

  在城市建筑设计中,何镜堂提出要把握“两观三性”。“两观”即和谐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性”,指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在城市建设上,首先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文化特色,做到城市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使城市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何镜堂举例,像广东气候潮湿,夏季气温高,建筑设计时就要考虑这种气候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岭南文化。在上海、北方做设计又与广州不同。“每个城市的气候、地形地貌、文化底蕴都不尽相同,如果能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特点,那么设计的建筑自然不同。”

  “ 世博会场馆中,有突出本国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文化的,如泰国馆和一些东南亚展馆。”这些展馆展示了传统建筑、艺术以及生活方式中的经典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第二类展馆展示了新科技、新材料的运用,对今后城市发展方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日本馆“紫蚕岛”,馆外覆盖超轻的发电膜,采用特殊环境技术,是一幢“像生命体那样会呼吸、对环境友好的建筑”。德国、法国等一些欧洲展馆由于经济发达、技术进步,展示了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是今后城市发展的方向。加拿大馆以舒适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展示了未来的生活方式。还有以美国馆为代表的,“着重展示理念”。美国馆的建筑十分平淡无奇,展馆中放映着电影短片,讲述坚持不懈、创新以及社区建设的故事。

  何镜堂指出,世博会的场馆建设,启发我们城市规划和建筑要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城市建筑首先应从城市的环境出发,建设宜居的、生态的生活环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城市的发展。第二是城市配套设施齐备,公共交通网络发达,交通便捷,有完善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而最重要的一点:“一个宜居的城市,人要具有比较高的文化道德素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谐,言谈举止、行为规范等素质要与现代城市相匹配。”如果一个城市生活富足、环境优美,但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缺乏安全感,这也不适合居住。

  5 月6日,世博会公众参与馆特别推出了“相约名人堂——— 与院士一起看世博”活动。活动每周邀请两位院士,以讲演、与专家讨论、与观众互动等方式,从科技角度解读世博会,何镜堂也在受邀之列。何镜堂说:“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院士向大众解读科技,促使科学走向大众。”活动邀请了各个专业的50余位院士,通过数字网络、信息智能、低碳环保、生态能源等多个主题来解读世博会。

  何镜堂说,世博会展现了城市发展的方向,让大家不出国门看世界,能够对城市发展进程、对城市文明有所了解。采访最后,何镜堂向山东朋友发出邀请:“上海世博会的时间长达6个月,希望山东的朋友能够有机会看看世博会,亲身感受一下,也欢迎山东的朋友能去中国馆看看。”

  本报记者 陈炜敏

  (本文照片除“中国馆”外,均为何镜堂先生提供)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