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年抢救地下文物2万件 亦庄现汉唐都市(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京10年抢救地下文物2万件 亦庄现汉唐都市(2)
2010年06月13日 16:15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四系瓶 元 平谷马坊镇河北村出土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水立方”选址为保护文物北移

  从2004年至2007年,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对18个奥运场馆及配套工程进行了文物勘探或考古发掘,勘探面积158万平方米,发掘面积9787平方米,保护了汉、唐、辽、金、明、清等各个时期古代墓葬700余座,出土了金器、银器、铜器、瓷器、陶器、玉器等大量珍贵历史文物1500余件,这些文物为研究汉、辽金至明清等各个时期的北京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而在奥运场馆“水立方”的选址过程中,为了保护附近的朝阳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北顶娘娘庙,建设单位最终将原设计的“水立方”位置北移了百米。奥运场馆建设的文物保护,深刻诠释了人文奥运的理念,为人文奥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亦庄新城地下挖出汉唐大都市

  为配合各区县的卫星城建设,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还对昌平卫星城、大兴新城、通州新城等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其中昌平张营遗址清理出大批夏、商之际的遗存,填补了北京这一时期的历史空白。大兴新城清理了大批的汉、唐、辽、明、清时期墓葬,很多都是级别较高者,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文物。此外,配合海淀上地、北京亦庄、平谷兴谷等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清理了大批的战国、汉、唐、辽、明、清时期墓葬、窑址,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文物,为研究北京各时期的墓葬形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以位于南城的亦庄为例,北京市文研所的考古人员从2003年开始,先后完成考古勘探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并在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69、79、80、81、89等地块以及新凤河路、博兴路等地清理出古代墓葬400余座,这些墓葬分属战国、汉、唐、辽、金、明、清7个不同历史时期,出土文物千余件。这些古墓对研究各朝代的丧葬习俗提供了依据,如各朝代的墓葬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汉墓均为砖室结构,墓室为长方形,规模宏大;唐代规模相对变小,由多室改成一室,墓道为台阶式;辽墓中室内则砌有仿木结构的门、窗、柱、桌椅等,比唐代更为华丽,出土的瓷器也较精美,从制作上较唐代有明显的进步。

  直到今天,在亦庄的一些建设工地上,还不断有古墓群被发现,而伴随着大量汉唐时期人类生活的遗迹“浮出地面”,专家断言亦庄一带在汉唐时期应该为一处大型的城址。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