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四川甘孜州:一位高原康巴汉子的消防情结(图)

2010年11月08日 17: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却吉尼玛正在向藏族群众宣传消防知识。 作 者:于海忠
却吉尼玛现场指导灵寿寺的喇嘛开展灭火演练。作 者:于海忠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康定11月8日电(刘忠俊 于海忠)黝黑的皮肤、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康巴汉子,第一次见到却吉尼玛是在四川藏区高原上的一个山坡上。他曾因为消防车讨一口油钱,发飙把车开到县政府丢下不管,为了高原消防事业把几岁的女儿丢在都江堰读书,和患心脏病的妻子分居两地…… “他扎根高原消防十几年,把甘孜炉霍消防建成边远艰苦地区一流的一支专业消防队伍。”

  1997年,却吉尼玛从地方法院转现役到消防部队,入伍后,一直战斗在海拔4000多米的色达县。2004年3月,在组织安排下,调到县城海拔3250米的炉霍县消防大队任大队长。

  高原消防苦,消防车没有油出警灭火难。在大城市动辄价值几百万、上千万的消防顶级车辆很多,而炉霍县却只有破旧的一台消防车。当地发生火灾时,因经费不足,买不起油,消防车无法到达现场执行灭火任务,相传却吉尼玛曾为讨一口油钱,把车“扔”在了县政府大院。

  “这是真事,干消防十几年,那是我最绝望的一次发火。”提起这个,却吉尼玛腼腆带笑,觉得这是一件糗事。1997年开始,他一直在海拔4000多米的色达县做消防工作,2004年3月,他调到同为“四川高原草原四县”之一的炉霍县,担任消防大队大队长。炉霍、色达都是高原县,地广人稀,各方面条件都尤为艰苦,4万多人口的炉霍县,去年财政收入只有700余万元。

  却吉尼玛所在县城居住的藏族牧民多,牧民听不懂汉语、也看不懂汉字,为了向广大牧民宣传《消防法》,却吉尼玛牺牲大量休息时间,逐字逐句地把《消防法》翻译成藏文印刷出来,骑着马、背着干粮,足迹遍布了每一个寺庙,每一个藏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给父老乡亲做防火宣传。

  炉霍县公安消防大队在一栋小巧的“别墅”里,却吉尼玛和队员们长年挤在里面,走进小楼会议室四周的墙上挂满了耀眼的锦旗和奖状。“除了会议室稍大点外,其他每间房都是袖珍型的小屋。房间里只能摆放下一个上下床,公用的厕所、盥洗室。”一位消防队员向记者介绍说。

  走出营区记者来到炉霍最大的寺庙灵寿寺,参观那里的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喇嘛热情介绍庙里的消防安全工作,所到之处映入眼帘的电线全部进行了穿管,庙里到处都配了灭火器材,还专设了消防值班室,成立了喇嘛义务消防队。灵寿寺主管说:“我们的消防工作做的好,要感谢却吉尼玛对我们寺庙防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经常到这里为我们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为我们规划消防防范措施,使我们很受感动。”

  却吉尼玛的妻子叫泽花,是他的同乡,结婚13年,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泽花患有心脏病和左脚骨质增生等。2002年,组织上为了照顾她,将其调到海拔低的康定工作。因为工作都很忙,又路途遥远,夫妻俩几乎两三月才能见一次面。最近两年,却吉尼玛越来越忙,假期也抽不开身,都是泽花赶班车到炉霍看望丈夫,由于大队没有住房,泽花只能住在宾馆里,白天赶到大队,替却吉尼玛洗洗被子、衣服,几天后又匆匆赶回康定。提起丈夫和女儿,泽花伤感而泣:“太苦了,有人问我跟了他图什么,他爱消防事业,我肯定支持他。”说到10岁的小女儿,泽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女儿的强烈思念。

  因为工作繁忙,8岁的小女儿被一个人送到都江堰,在那里的一所学校寄读,泽花在康定一人照顾自己,还照顾好老人,却吉尼玛扎根炉霍,一家三口,就这样分居三地。每年难得的探亲假一来,才是全家团聚的时刻。泽花说,却吉尼玛表现出对女儿难以想象的愧疚感,每次和女儿在一起,推掉所有事情,带着女儿买任何想要的东西,晚上时把女儿抱在怀里,女儿的作业都完成不了,她自己对女儿要求很严格,每次就会和丈夫斗嘴,觉得丈夫太溺爱女儿,对女儿的教育成长不利。“但现在想想,他更疼爱女儿,对女儿有愧疚。”泽花说。

  炉霍消防大队队员齐麦贡布告诉记者,今年中秋节,大队长给女儿打电话,说了没两句,大队长就抱着电话哭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哄着说:“乖女儿,爸爸太忙,爸爸也想你,会尽快去看你。”就是这样一个情感细腻的高原康巴汉子,把青春和事业奉献给了高原的消防事业,为高原的父老乡亲保安宁。

  “你这样值吗?”却吉尼玛笑着回答记者说:“将青春挥洒在自己故乡这片热土,挥洒在川西高原的消防事业中,我无怨无悔!只要炉霍县藏汉各族同胞能够平平安安的生活、工作,我们家作出再大牺牲,也值!”

  “他说的少做的多,从不吹嘘,也从不提自己家庭的困难。却吉尼玛是真正爱消防事业,热爱家乡的这片土地的。”中共炉霍县委书记赵景强说。(完)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