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难”调查:年轻父母们的第一道坎(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幼儿“入园难”调查:年轻父母们的第一道坎(2)

2010年08月05日 15:13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追寻“入园难”体制之因

  定位不明晰导致政府职责弱化

  社会上反映的“入园难”,实际是“入公办园难”。“公办幼儿园有大型玩具设备,伙食卫生,老师学历高……上这样的幼儿园能从小给孩子打下好基础,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作为家长,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帮孩子去争取。”辽宁沈阳的张女士说。

  “公办园和社会力量办园比例失衡在全国非常普遍。”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晓霞认为,这反映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定位存在严重问题。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造成当前公立幼儿园与家长需求脱节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各级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定性始终不够明晰,认为学前教育在学校教育之前、基础教育之外,忽视其基础性、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征,过于强调非义务性质,政府职责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学前教育到底是否属于国民教育体系、是不是政府公共服务组成部分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严重困扰和影响政府职能发挥,继而影响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另外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政府办学体制的总体思路设计出现偏差,举办责任履行不足。当前幼儿教育的办学思路是“社会为主、公办示范”。政府举办少许示范性公办园就履行了法律责任,却将举办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推向了社会力量和市场。总体上,学前教育越来越分化为体制内为特定群体服务、体制外优质高价和一般水平的学前教育,从而导致了学前教育资源的总体规模不足与结构不均衡。

  民进中央副主席、教育专家朱永新分析认为,目前政府对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职能,偏重于业务指导,有关规划、建设、人事等诸多重大政策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这也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对民办园,一方面对准入、收费、教学等监管乏力,另一方面缺乏与其教育公益性质相匹配的相应制度安排,不利于民办园的长远发展。

  学前教育涉及教育、财政、人事、规划、建设、卫生、工商等多个部门,各部门间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致使目前许多关系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被长期搁置而难以解决。如城市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布局就极不均衡。在天津市南开区老城厢地区,过去有四五所幼儿园,拆迁后,这里聚集大量的住宅项目,人口密度大,足有十几万人,但幼儿园只有2所,还有一所是刚刚建好,到今年9月才能投入使用。在北京、石家庄的不少新建居住区都存在这种情况。

  目前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和管理力量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省市的学前教育机构被撤销,甚至没有专人管理,有的省市的管理工作往往落在某个负责基教工作的干部身上。

  保障机制不完善造成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学前教育没有独立的政府投入机制和明确的投入比例规定。政府对于学前教育的投入是可投可不投,或有钱多投,没钱少投,甚至有钱也不多投。在北京,2007年有的区县的学前教育专项投入仅为80万元。2008年,北京十几亿的教育附加费中,学前教育也仅有0.39亿元,占3.1%。而且经费投向存在明显不均衡,多年来,为数不多的财政投入仅投向145所公办园,而这些公办园多数又集中在城八区,远郊区县和农村地区数量很少。在经济尚属发达的北京市都是如此,其他欠发达地区可想而知。

  目前,全国学前教育的平均投入仅占整个教育经费的1.3%左右,而国际平均水平是3.8%。冯晓霞认为更大的问题是,这极为有限的投入往往都被用作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更多地投向了所谓示范园、优质园,而能够享受这些优质资源的往往又是社会地位、经济条件都比较优越的社会群体。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政府职责弱化,投入体制不顺,不仅造成公办幼儿园教育经费严重匮乏,民办幼儿园也得不到财政投入的任何关照。天津市北辰区成明幼儿园园长郭秀玲告诉记者,该园是获得政府批准的民办园,共有121名孩子,11位教师。她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收入仅依赖幼儿每月交的330元费用,总共年收入30余万元,政府没有投入;支出方面房租5万元/年,教职员工工资16万元/年,再扣除办公经费,基本上没钱来改善教学用具和设备。

  幼儿教师队伍缺乏吸引力

  目前,除公办幼儿园外,许多幼儿园迫于生存压力,一味降低成本,靠压缩教师编制、增加班额、降低教师工资等方式维持生存,造成大量低素质人员进入幼儿教师队伍,而正规的幼儿教师却大量流失。在园的幼儿教师中,相当一部分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工作和生活面临种种问题和困难。河北石家庄幼儿师范学校主管招生的副校长黄淑敏对记者说,虽然该校幼师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但学生就业后普遍反映待遇非常低,用人单位不给幼师上保险。

  令幼儿教师最头痛的问题是编制和职称。2008年,北京市在岗1.8万多幼儿教师中,具有事业编制的教师仅为7543人,约占幼儿教师总数的41%。许多企业和机关幼儿园教师,有编制,可以评职称,但没有教师身份。在编制、职称与收入挂钩的情况下,因为编制少、待遇差、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原因,幼教队伍不稳定,特别是年轻教师流动性大,尤其是在民办园和农村园,优质教师的补充困难重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的年龄比例严重不合理,有的幼儿园45岁以上教师比例达到70%~80%。

  记者在京津冀三地调查了解到,目前幼儿教师培养以幼儿师范学校及各地级市(区、县)中等职业学校为主,其培养机构条件及学历层次偏低。许多师范类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不仅数量少,而且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学前教育实践的需要。即使在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北京,目前专任幼儿教师达到本科以上学历的仍不足20%,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幼儿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

  一些专家指出,目前人们对独生子女教育日益关注,如果幼儿入园难题得不到缓解,将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应当将学前教育作为公共教育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切实强化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合理布局,完善政策,形成以政府办园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满足儿童多层次、多样化入园需求。记者 王思海 张涛 刘元旭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